蔡增棠

蔡增棠(1880-1948),號召南,范鎮鄉陡崗村荊坑畈人,出身封建士紳家庭,自幼聰慧好學,民國2年考入北京大學,肄業於經濟系。其兄弟三人,二弟蔡增棣,三弟蔡增權,蔡增棠膝下有一子名蔡金科。

二弟蔡增棣,膝下有一子名蔡金章,蔡金章生有一子,名蔡澤瑩。

三弟蔡增權,膝下無子,生有二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增棠
  • 出生地:范鎮鄉陡崗村荊坑畈
  • 出生日期:1880
  • 逝世日期:1948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字號:召南
人物成就,社會貢獻,

人物成就

為繼續深造,又赴美國留學。13年,在美阿海阿(今稱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得經濟學士學位,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歸國後,歷任西北邊防督辦公署參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十二軍主任秘書,北平特別市高等教育檢查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特設平津高等教育經費保管委員會秘書,中國大學秘書,華北大學總務長等職。同時,在中國大學、北京大學、北平大學、京師大學、師範大學朝陽大學、華北大學擔任講師、教授。還曾一度兼過河南省教育廳諮議,任過馮玉祥將軍的外文秘書。“七七”事變發生,仍留居故都,潛心教育事業。當時,江西旅平豫章中學多數教職員工紛紛參加抗戰工作。為不讓該校倒閉,挺身而出,以原江西旅平同鄉會董事會董事長名義,兼任校長,經常往來於豫章中學與華北大學之間,既教書,又教人。日久為敵所知,多次上門強令出任偽職,均堅決拒絕。

社會貢獻

為紀念“濟南慘案”,在北京中山公園經手修一座蔡公時烈士塑像。旋被日軍憲兵砸毀,並強令華北大學搬出。於是,聯絡中國大學、朝陽大學師生,合力抗爭,抵制日偽進犯,排除無理干擾,將三所未及南遷的大學保住。抗日勝利後,中央國民政府獲悉此情,明令褒揚,蔣介石曾贈多金,以示獎勵,並被派任教育部特設北平臨時大學第三分班主任教授。民國35年,經東北行轅秘書長鬍家鳳介紹,接受熊式輝聘請,出任東北敵偽資產事業統一接收委員會專門委員,兼瀋陽醫學院英文講師。任職年余,37年2月病逝於北平,終年6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