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為六安市下轄縣級行政單位,是1998年成立的改革發展試驗區。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位於大別山余脈處,在史河中游東岸。東部和北部連霍邱縣,南靠金寨縣,西連固始縣,有“大別山門戶”、“安徽西大門”之稱。

截至2013年,滬陝、合武、濟廣三條高速公路,312、105兩條國道,寧西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在葉集周邊形成了“米”字型交匯。

截至2013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幅員面積320平方公里,下轄2街道1鎮1鄉1省級經濟開發區;戶籍人口為1632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
  • 行政區類別:縣級
  • 所屬地區:安徽省六安市
  • 下轄地區:三元鎮、孫崗鄉等
  • 政府駐地:民強路
  • 電話區號:0564(+86)
  • 郵政區碼:237431
  • 地理位置:六安市西部
  • 面積:320平方公里
  • 人口:戶籍人口為163200人(2013年)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六安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機場:近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葉集火車站
  • 車牌代碼:皖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系,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衛生,交通,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1949年,葉集是霍邱縣葉集區所在地。
1984年,區鎮合一,成為霍邱縣西南重鎮。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鄉村風景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鄉村風景
1992年,撤區並鄉後成立葉集鎮。
1992年撤區並鄉後,葉集鎮兼轄柳樹、平崗兩鄉。
1993年,經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並實行地區計畫單列,此後又成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
199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六安地委、行署批准設立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行使縣級管理許可權。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下轄2辦事處、1鎮、1鄉、1經濟開發區。分別為:鎮區街道、平崗街道、三元鎮、孫崗鄉葉集經濟開發區。共有71個行政村、5個街道社區。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蘭苑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蘭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位於東經116°、北緯32°之間,總面積320平方公里。地處豫皖兩省金寨、霍邱、固始三縣交界部,南依大別山、與金寨相連;北連江淮平原、與霍邱相鄰;東向連省市中心城市六安、合肥;西向接河南省信陽。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地理位置圖

地形地貌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地貌類型可分丘陵、沉積台地、沙灣地三種。丘陵主要分布於東北部,面積131.32平方公里,海拔一般在38.5-110米之間,丘陵周圍常常剝蝕堆積台地存在,兩丘之間的沖地大部分為梯形水田;沉積台地主要分布於北部,面積約為102.54平方公里,台地土層深厚,由洪水沖積形成,地表由於受流水的沖刷影響,成高差為10-40米的崗地;沙灣地主要分布在西部與南部,總面積27.855平方公里,土壤系史河上游沖瀉下來的泥沙和東部丘陵地帶崩瀉而來泥土長期淤積而成。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江西會館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江西會館

氣候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處於亞熱帶北部,居江淮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季風明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均氣溫為15.43℃,無霜期年均222天,年均降水1170毫米。

河流水系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境內河流屬淮河水系,主要有史河、馬道河、石龍河、油坊河、灃河等自然河流,有人工開挖的沿崗河,史河總乾渠、灃西乾渠、灃東乾渠穿境而過。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4年末,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有戶籍人口163434人,增加234人。2014年,全區人口出生率為13.3‰,下降0.5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3‰,提高0.1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7.0‰,下降0.6個千分點;總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85。

民族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境內少數民族主要為回族,多數聚居在鎮區花園村。

經濟

綜述

2014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93730.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158.0萬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29870.2萬元,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96702.2萬元,增長5.3%。三次產業結構為17.0:58.4:24.6。

第一產業

2014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糧食種植面積14835公頃,其中稻穀面積11057公頃,小麥面積1475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23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842公頃。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新農村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新農村
全年糧食總產量109481噸,增產6148噸,增幅5.95%。油料產量6368噸,增幅0.66%。棉花產量44噸,下降12.0%。
年末全區生豬存欄51621頭,羊存欄30637隻。全年生豬出欄109023頭,羊出欄59131頭。全年肉類總產量14035噸,增長2.57%。水產品產量1700噸,下降0.2%,禽蛋產量490噸,增長0.8%。

第二產業

2014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246822萬元,增長14.4%;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64284萬元,增長14.6%;分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高速增長,全年完成總產值138252萬元,同比增長195.9%,實現工業增加值31899萬元,同比增長219.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56867萬元,同比增長37%,實現工業增加值15814萬元,同比增長43.5%;木竹產業增速放緩,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94745萬元,同比增長1.4%,實現工業增加值140689萬元,同比持平。
2014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規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8146萬元,同比增長8.3%。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2564.6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00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2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22.9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4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249萬元,增長12.3%。其中,限額以上商業實現零售額31040.9萬元,同比增長5.9。分行業,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65013.7萬元,增長13.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4235.3萬元,增長11.4%。按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實現零售額18648.0萬元,增長16.8%;商品銷售實現零售額100601.0萬元,增長11.5%。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文化廣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文化廣場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業增加值9599.7萬元,可比價增長8.5%。全年旅客運輸量8882.9萬人公里,貨物運輸量15743萬噸公里,分別增長12.5%和13.9%。
全年實現電信業務收入7722萬元,增長2.3%;年末全區擁有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2126戶,行動電話用戶84901戶,網際網路用戶9642戶。
2014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25.98億元,增加3.94億元,增長17.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1.34億元,增長17.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8.98億元,增加4.39億元,增長30.2%。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4年末,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958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423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56%。普通國中7所,在校生5432人,國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95%。國小42所,在校生13144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98%。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受益學生18588人。
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政務區幼稚園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政務區幼稚園

文化

截至2014年末,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有文化社會團體10個,藝術團體10個,鄉村大舞台1個。廣播電視台1個,有線、無線數位電視用戶17850戶,電視人口覆蓋率為100%。縣(區)級國家檔案館1個,館藏檔案資料29980卷(件、冊),庫館總建築面積100平方米。

衛生

截至2014年末,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單位7個,衛生技術人員54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05237人。醫院、衛生院床位372張。全年診療38.5萬人次。村衛生室、社區服務站49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29人,有醫療點的村占總村數的100%。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143590人,參合率102.01%。
葉集四方醫院葉集四方醫院

交通

截至2011年,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公路里程達260公里,312國道和310省道在城區交匯。寧西鐵路在葉集設市級站。

著名人物

王春
王春(1911- ) 孫崗鄉朱新樓村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參加長征。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1982年任中南軍區榮軍休養院院長。
陶勇陶勇
桂紹忠
桂紹忠(1915- )鎮區辦事處觀山村人。1931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享受副兵團級待遇。
陶勇
陶勇(1911-1967)原名張道庸。1929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臺靜農
臺靜農(1903- )原名台傳嚴,字伯簡,教授、作家、書法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紅燈》、《新墳》、《蚯蚓們》等。1973年,於台灣大學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