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北河鄉

落北河鄉

落北河鄉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貴定縣城東北部,東臨德新鎮、城關鎮,南與盤江鎮毗鄰,西與馬場河鄉接壤,北抵龍里縣哪旁鄉,距貴新高等級公路僅有10公里,距貴定縣城6公里,是離縣城較近的鄉鎮之一。

落北河鄉全鄉總面積74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 60個村民組,共有3013戶,12814人。耕地面積11025.8畝。全鄉現有黨支部9個,黨員314名。少數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主,占人口總數的58.2%。

2014年4月與馬場河鄉併入貴定縣盤江鎮。

全鄉最高海拔1568米,最低海拔840米,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經濟作物以烤菸為主,是貴定縣主要煙區之一。

落北河鄉盛產櫻桃酥李梨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落北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
  • 地理位置:貴定縣城東北部,東臨德新鎮
  • 面積:74平方公里
  • 人口:12814人
自然資源,經濟建設,扶貧開發,旅遊資源,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有煤礦、重晶石、硫鐵礦、粘土等,其中煤礦儲量較大,具有很好的開採價值。落北河景區集漂流、衝浪、遊船觀光、風味小吃、休閒垂釣、會議中心為一體,2003年度,被列入省級名勝風景區。
2007年,按照合理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落北河鄉不斷完善招商引資各項政策,引進資金1000萬元,擴建河魚山莊,新增落北河王木莊鋅礦探礦點1個,整合壯大梘高、王木莊煤礦,為本鄉解決就業人員200餘人。

經濟建設

,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185”工程為抓手,大力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全鄉農村經濟健康平穩發展,4個村農業產業各具特色,形成了以烤菸、茶葉、經果林、林下養雞、水上養鴨、稻樁蠶豆、佛手瓜、金銀花為重點的特色產業,並逐漸發展狀大,已成為民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掛牌成立了“落北河鄉金沙生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0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61元。同時提出了“三圍繞,三抓,三實現”的發展思路,即:圍繞一水抓旅遊,圍繞特色種植抓增收,圍繞特色養殖抓致富,實現每個村有2戶產值100萬元的“小巨人”,實現每個村有100戶產值10萬元的“能人”,實現農民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全鄉特色產業產值達到98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8元以上。

扶貧開發

為切實解決落北河鄉長江村渡船口沿河民眾的出行和中小學生上學不便問題,消除安全隱患,省交通廳、州海事處、縣人民政府將投資190餘萬元新建渡船口跨河人行橋,該建設項目於2011年8月啟動。
落北河鄉通過積極爭取,得到省交通廳、州、縣海事處的大力支持,共投入建設資金190餘萬元,啟動了落北河鄉河沙壩橋的工程建設,該橋建成後,可以極大地方便興隆、長江兩村民眾的行路和交通運輸,加快地方經濟發展。
2010年,鄉黨委、政府通過積極協調爭取,得到縣教育局、水利局、安監局、國稅局、信用聯社、物價局、“兩煙”辦、交通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共爭取到大寨到落北河國小道路建設項目資金22萬餘元,木老寨、落北河中學飲水項目30萬元,,兩個項目已全面完工。

旅遊資源

鄉境內旅遊資源豐富。2003年落北河鄉已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安全、驚險、刺激的落北河漂流,堪稱“黔中第一漂”。
2010年,音寨落北河景區又被評為“貴州十大魅力旅遊景區”。落北河漂流的終點-紅子島,如火如荼的紅果,被旅遊專家鑑定為“中國第一”。
名勝古蹟有落尾掌渡口碑,明代民族英雄邱禾實、邱禾嘉的出生地-大爛沖邱氏祠堂以及西南有名的佛教重地舊址-陽寶山。
正待開發中的楊家寨白龍洞,有關專家美名其曰“南龍宮”,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濃郁純樸的民族風情,使落北河形成了一道上至盤江、下至楊家寨全長30公里的獨特旅遊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