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國慶日

菲律賓為了慶祝建國而設立的節日,菲律賓的獨立日在歷史上有變化,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後被美國占領,成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在1964年更名為7月4日的節日為“Philippine Republic Day”,宣布6月12日為“Philippine Independence Day”,即國慶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律賓國慶日
  • 節日時間:6月12日
  • 節日意義:菲律賓人紀念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
基本介紹
公元三世紀左右,同中國友好往來。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賓,並統治長達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占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再次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當地華僑或稱作菲律濱),位於亞洲東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國家。19世紀末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二戰期間菲律賓為日本所占領,戰後獲得獨立。美國在菲律賓留下了英語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菲律賓為開發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獨立至今,菲律賓曾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盪,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繼續發展的一大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