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塘鎮

菱角塘鎮

菱角塘鎮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境中東部,距零陵城區6公里。東臨郵亭圩鎮,南接凼底鄉雙牌縣,西與南津渡、七里店辦事處毗鄰,北與接履橋鎮接壤。

全鎮總面積157.8平方公里,耕地2420公頃,7937戶,32288人。境內東南部山嶺巍峨,均系南嶺余脈。金牛嶺山峰挺秀,丫髻嶺山徑盤旋。瀟水南來北往,雙牌右乾渠貫穿全鎮,另有花山嶺水庫(小一型)一座。境內永連公路穿鎮而過,系通往南六縣和廣東的咽喉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菱角塘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永州市零陵區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112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境中東部
  • 機場:永州零陵機場
  • 火車站:零陵站
  • 車牌代碼:湘M
  • :35個
  • :共15個
  • 農業生產總值:20880萬元
  • 撤區並鄉:1995年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旅遊資源,行政區劃,人口數據,

歷史沿革

鎮以駐地菱角塘命名。相傳這裡多池塘,塘中盛產菱角而得名。解放前,境內設六區,共15個鄉,1956年撤區並鄉時,並為茶林寺、麻江、菱角塘、天字地4個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置紅旗公社;1962年恢復區建制,為菱角塘區;1965年劃出七里店公社歸零陵區。1984年改為菱角塘鄉。1986年經省政府批准菱角塘撤鄉建鎮。1995年撤區並鄉,將菱角塘、喜塘、天字地等3個鄉、鎮合併為菱角塘鎮。

經濟發展

該鎮是湖南省雜交水稻制種專業第一鎮,又是林木、板栗、柑桔的重點產區。鎮經濟中鄉鎮企業和商貿經濟占有較大比重,鎮年工農業生產總值20880萬元,年財政收入110萬元。
境內有永州市客車修制廠、紅薯冬粉廠、竹溪營養食品廠、寶石廠、拼板廠等。

社會事業

根據“金農網”資料,有中學2所、國小23所,醫療機構5個。

旅遊資源

有充滿神話色彩的金牛嶺和正在建設中的金牛山莊。距金牛嶺西約公里處有一大型岩洞,名曰堯帝洞,相傳遠古時代堯帝到南蠻之地降魔治水,曾歇於此洞而得名。此洞內部寬闊、幽深莫測,景觀萬千,極具考古價值,是人們遊覽的好去處。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六塘村,轄六塘、土塘、門灘、橫石、曉橋、油草塘、橋頭、山塘嶺、金灘、良灣、社公山、陽明、包田、坪頭、克勤嶺、杉樹山、炭木橋、喜塘、雙江橋、古楓亭、張家漕、花山嶺、畫眉山、羅家橋、青山觀、江邊、梁木橋、茅竹園、六合宮、天字地、文峰、雷公洞對門嶺、龍江寺、翟江洞35個村。
【六合宮】 Liùhégōng
昔日此地建有廟宇,名六合宮,村依廟名。村委會駐地六合宮,轄門樓、祠堂、新車頭、竹山、毛家、六合宮、老屋張家、石家塘、瓦塘、滿家、馬沖嶺、桐子山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115.2公頃,338戶,1279人。
【天字地】 Tiānzìdì
傳說古代此地為龍脈地因而得名,沿用至今。村委會駐上街,轄上街、下街、張家、劉家、上龍、下龍、大院子、社山、上頭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73.3公頃,219戶,820人。
【龍江寺】 Lóngjiāngsì
解放前該地建有龍江寺而得名,沿用至今。村委會駐竹劉,轄蔡芽、竹劉、岳剪塘、高劉、黃家、文家、張家、趙家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68.7公頃,178戶,709人。
【翟江洞】 Zháijiāngdòng
昔日翟姓居於江邊田洞,故而得名。村委會駐蔣家,轄劉家、蔣家、李家等3個村民組。總面積0.5平方公里,耕地20.2公頃,67戶,271人。
【雷公洞】 Léigōngdòng
因雷公嶺上有一岩洞而得名。村委會駐新屋,轄大山腳、莊屋邊、新屋、白毛塘、兌上、張家、楊家、羅井頭、祠堂邊、石門口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93公頃,206戶,818人。
【梁木橋】 Liángmùqiáo
該地一棵梁木樹上一枝樹杈外延形成一座橋而得名。村委會駐側山,轄渭源、新屋場、馬家、巒山、側山、文明、樓上、樓下、北斗嶺、皮巴塘、門上、門下、門內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104.7公頃,348戶,1331人。
【克勤嶺】 Kèqínlǐng
該地一山嶺名克勤嶺,故以山名為村名。村委會駐新屋張家,轄朱家嶺、老屋張家、新屋張家、界牌洞、陳家、老屋韓家(轄2個組),雞爪山、棠山洞、甘竹山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51.5公頃,237戶,944人。
【畫眉山】 Huàméishān
該地一山嶺名畫眉山,故得名。村委會駐畫眉山,轄肖家、畫眉山、紙仁塘、湖葉塘、四家塘、鐵仁塘、新屋裡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74公頃,181戶,717人。
【江邊】 Jiāngbiān
該地位於青石江邊而得名,沿用至今。村委會駐大沖成家,轄橫衝里、袁家、羅家、郭家、大沖成家、毛竹山、新屋場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76.4公頃,210戶,758人。
【羅家橋】 Luójiāqiáo
解放前該地因在青石江上修了一座橋即羅家橋而得名。村委會駐橋上,轄橋上、大院子、辦公室、新屋場、北塘鋪、毛竹塘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62.4公頃,193戶,693人。
【青山觀】 Qīngshānguàn
該地有一觀庵名青山觀而得名。村委會駐上唐,轄灣黃、灣謝、朱家橋、紙漕齋、上唐、下唐、上謝、中謝、下謝、上呂、中呂、下呂、牛背嶺、柒家、羅家嶺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112.1公頃,347戶,1366人。
【古楓亭】 Gǔfēngtíng
解放前該地是通往寧遠的官道,官道旁建一涼亭,旁邊有棵古楓木樹而得名。村委會駐古楓亭,轄高塘周家、古楓亭、濁水塘、松柏塘、下田(轄5、6兩個組)、宋家、大雲周家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0平方公里,耕地66.2公頃,179戶,626人。
【花山嶺】 Huāshānlǐng
境內一山,多野花,故名。村委會駐王家,轄孫家、蔣家、上周家、下周家、王家、楊梅塘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40.7公頃,130戶,625人。
【包田】 Bāotián
村居之田洞被群山包圍,故而得名。村委會駐伍家灣,轄伍家灣、瑤家園(轄2個組)、西邊里、郭家嶺、老院子、鐘家(轄3個組)、對門嶺、里章家沖、外章家沖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59.1公頃,237戶,863人。
【陽明】 Yángmíng
此地有山,山有陽明山之風光,亦名陽明山,去“山”字為名。村委會駐陳家灣,轄黃家橋、周家洞、陽明山、老屋村、伍家灣、陳家灣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4.0平方公里,耕地29.7公頃,115戶,409人。
【社公山】 Shègōngshān
境內一山上,昔日設有社公壇,故名。該地村委會駐陳家嶺,轄陳家嶺、大坪塘、桂陽山、老屋洞、莊頭、趙家(轄2個組)、瑤家園、劉家灣、陳家灣、社公山(轄2個組)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80.9公頃,268戶,977人。
【炭木橋】 Tànmùqiáo
該地有一小溪,小溪上建有一座橋,另外,該地盛產木炭,人們買賣木炭必經此橋,故而得名。村委會駐炭木橋,轄架梘沖、雲石莊、倒艮坪(轄2個組)、炭木橋、小溪源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8.6平方公里,耕地37.5公頃,146戶,566人。
【坪頭】 Píngtóu
村民建居於一大坪地的頭部,故名。村委會駐坪頭,轄橫街、新屋、大梨園、中間、坪頭、塘角頭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41.7公頃,181戶,676人。
【良灣】 Liángwān
村處江邊河灣,土地肥沃,是耕種的好地方,故名。村委會駐上街,轄大浮、小浮、劉瓦屋、門前、祠堂、良灣、新屋、柒家塘、上街、墟上、六合、陳家塘、中街、下街、大塘、廖家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6.1平方公里,耕地100.7公頃,444戶,1650人。
【金灘】 Jīntān
該地背靠金牛嶺,面對瀟水河灘頭,故名金灘。村委會駐潘家,轄泥石頭、碼頭楊、廟邊、潘家(轄2個組)、黃家、小平洞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65.5公頃,211戶,805人。
【土塘】 Tǔtáng
該地一口塘名土鴨塘,簡稱土塘。村委會駐新屋,轄搞茶背、回復、新屋、臘山、夏家坪、大屋場、棉花園、黃家、杉樹坪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96.6公頃,391戶,1437人。
【山塘嶺】 Shāntánglǐng
該地被四面山嶺圍起來象一口大塘,故得名。村委會駐上樓邊,轄上樓邊、大院子、茶園裡、大丘里、寶塔邊、門樓腳、啞婆嶺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55.5公頃,171戶,662人。
【橋頭】 Qiáotóu
解放前名瑤頭,即瑤族區的前站,解放後改名橋頭。村委會駐石榴,轄旺塘、石板塘、唐家、中間、袁甘嶺、竹山、梨山、石榴、新門樓、牛井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90.9公頃,272戶,1029人。
【門灘】 Méntān
該地門口系瀟水河灘頭,名門樓灘,簡稱門灘。村委會駐早禾洞,轄劉家、新屋樓、灘頭、早禾洞、嶺頭、廟邊、謝樹腳、鄒塘、梗壹、梗貳、黃家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67.4公頃,287戶,1094人。
【茅竹園】 Máozhúyuán
解放前該地因茅草和竹子多而得名,沿用至今。村委會駐羅家,轄蔣家、周東、周西、鄧家、唐家、羅家、毛竹園、老書塘、九搭橋、老坪山、坪山、新東、新西、石橋頭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129.3公頃,352戶,1290人。
【曉橋】 Xiǎoqiáo
此地溪上昔日建有小橋,只能過人,不能過車馬,得名小橋,後諧音雅化為今名。村委會駐甘蔗坪,轄張家、唐家、鄭家、曉橋、甘蔗坪(轄2個組)、白竹橋、毛鋪子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71.5公頃,228戶,899人。
【油草塘】 Yóucǎotáng
該地一口大塘周圍的水田長有很多油草而得名。村委會駐油草塘,轄黃牛井(轄2個組)、油草塘(轄2個組)、新屋羅家等5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66公頃,188戶,762人。
【喜塘】Xǐtáng
解放前名叫孟塘,後訛為喜塘。村委會駐鄭家,轄苦株塘、伏石塘、橫石、香花、春芽、高嶺塘、孟塘、坪頭、上街、中街、鄭家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71.1公頃,291戶,1076人。
【雙江橋】 Shuānjiāngqiáo
解放前該地因在兩條小溪相匯合的地方建有一座石板橋而得名,沿用至今。村委會駐楊家,轄黃家、熊家、周家、羅家、呂家、郭家、簸箕塘、半仙、李家、楊家、譚家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83.1公頃,249戶,909人。
【橫石】 Héngshí
該地被瀟水河圍繞,系一島嶼,傳說瀟水河上有一石頭橫跨兩岸,不需渡船可以過河,故得名橫石。村委會駐淺塘,轄船頭墟(轄2個村民組)、淺塘、嶺頭、鄧家芳、螞蟥塘、大奢福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72.5公頃,285戶,1150人。
【六塘】 Liùtáng
該地因一口塘名六塘而得名。村委會駐曾家,轄臘底、帶頭、老屋羅家、瓦屋、曾家、熊家、大坪里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48.1公頃,215戶,835人。
【杉樹山】 Shāshùshān
該地系林場地,杉樹多而得名。村委會駐東邊嶺,轄鄭世坪、東邊嶺、張家漕、廖家漕、杉樹山、李花屋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18公頃,80戶,227人。
【張家漕】 Zhāngjiācáo
該地張姓家族住在一條漕里,故得名張家漕。村委會駐拱橋,轄拱橋、張家、萬家、唐家、呂家、正江、岔江、肩背坳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0.7平方公里,耕地45.4公頃,139戶,487人。
【對門嶺】 Duìménlǐng
該地居住地正前即為嶺,故得名對門嶺。村委會駐坡腳李家,轄對門嶺、長塘、坡腳李家等3個村民組。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30.5公頃,86戶,296人。
【文峰】 Wénfēng
昔日有文姓居于山峰上,故而得名。村委會駐清水塘,轄老韓家、喬家、六古塘、老文峰、新文峰、清水塘、嶺高頭、赤嶺頭、蔣家、潘家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99.3公頃,268戶,1010人。

人口數據

菱角塘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0620

16177

14443
家庭戶戶數
7752
家庭戶總人口(總)
30091
家庭戶男
15777
家庭戶女
14314
0-14歲(總)
6422
0-14歲男
3418
0-14歲女
3004
15-64歲(總)
21870
15-64歲男
11724
15-64歲女
10146
65歲及以上(總)
2328
65歲及以上男
1035
65歲及以上女
129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00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