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繞城公路

荊門繞城公路

2014年 4月8日,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的湖北荊門市城區繞城公路開工。該工程總投資約33億元,是荊門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兼有城市功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採取建設—移交—開發(BTR)建設模式。

荊門市城區繞城公路全長77.48公里,按設計時速8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由東外環和西外環兩個部分組成,計畫建設工期3年。該工程是2013年中建三局與湖北荊門市政府簽訂的《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項目合作協定》中的首個付諸實施的項目,對該局深化“兩輪”驅動、推進“湖北化”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門城區繞城公路(荊門三環線) 
  • 外文名:Jingmen City Highway(Jingmen 3th Ring Road)
西外環項目,東外環項目,

西外環項目

荊門城區繞城公路由荊門市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承建長度為65.85km,採用設計車速80km/h的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基橫斷面寬24.5m,由東外環和西外環兩個部分組成。
本項目西外環路線分為南、北段,其中北段自安棧口出發,上跨焦柳鐵路,往西經子陵、葛洲壩水泥廠,在青山進入碑凹山隧道,向南依次與347國道、荊漳公路,線路長度13.58km;南段由袁家集與荊宜高速交叉,下穿荊沙鐵路,止於團林鋪南與東外環對接,路線長度8.737km。本項目計畫建設期三年,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
繞城公路的建設,能有效提高207國道347國道348國道三條國道繞城過荊通行能力,緩解城區交通擁堵壓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極大地帶動城區及沿線土地的增值開發利用。
該項目是荊門建市以來一次投資規模最大兼有城市功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事關荊門近二十年的發展,肩負較大的歷史使命,對整個荊門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必將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東外環項目

一、東環線構建思路
根據交通運輸部國道網調整方案,擬將311省道分當線東段和251省道南荊線合併提升為國道(安徽馬鞍山至四川馬爾康)、311省道分當線西段和219省道荊新線合併提升為國道(武漢至雲南麗江),加上原有207國道,未來荊門城區將呈現“一縱兩橫”三條國道穿越城區的局面,為解決國道過境交通穿城對城區內部交通橫向干擾的問題,亟需在荊門城區規劃區外圍構築城市環線。目前207國道城區段改線至城市規劃區西側,該項目工可已於2011年11月通過省發改委評審,城市西環線已經形成。
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出入口布局,荊門東環線構建思路如下:
1、將311省道分當線東段和251省道南荊線合併提升後的國道改至城市規劃區北側,從環線形態上構成城市的東北環。
2、將311省道分當線西段和219省道荊新線合併提升後的國道改至城市規劃區南側,從環線形態上構成城市的東南環。
3、將事實上形成的東北環和東南環以國道連線線溝通銜接後,就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東環線。
4、城市東環線和西環線在高店和團林鎮南兩點對接後,在城市外圍便能構築同時具有疏解過境交通和引導城市對外出行的城市環線。
二、路線方案
路線從高店出發,往東沿規劃區外圍布線,連續上跨襄荊高速及長荊鐵路,往南折向牌樓集鎮以東;與311省道分當線平交(該點距襄荊高速荊門北互通約3km)繞避牌樓鎮規劃區後,選擇合適線位繼續往南至武荊高速;上跨武荊高速後路線折向麻城鎮東,同樣與219省道荊新線平交(該點距襄荊高速麻城互通約3km)繞避麻城鎮規劃區,後往西上跨襄荊高速至城市規劃區邊界;後路線往西折向團林鎮南,終點與西環線對接。
全長39.1km,按照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新建。設定襄荊高速+長荊鐵路跨線橋一座,武荊高速跨線橋一座,襄荊高速跨線橋一座。長度分別為998m、668m和728m。全線拆遷27577m,新增占地2698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