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許

自許

自許是漢語辭彙,

拼音:zì xǔ,

釋義:自誇;自我評價。

出處《晉書·殷浩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許
  • 拼音:zì xǔ
  • 釋義:自誇;自我評價;自己稱許自己
  • 出處:《晉書·殷浩傳》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出處,區別,例句,

詞目

自許

拼音

zì xǔ

引證解釋

自誇;自我評價。

出處

《晉書·殷浩傳》:“ 溫 既以雄豪自許,每輕 浩 , 浩 不之憚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唐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盲也。”
《明史·馬林傳》:“ 林 雅好文學,能詩工書,交遊多名士,時譽籍甚,自許亦甚高。”

區別

“自詡”是自我誇耀的意思,而“自許”是自己稱許自己。“”本義:說大話,誇耀。

例句

小王虛榮心太強,當取得一點成績而受到表揚的時候,心裡往往就會暗暗自許,而滋生驕傲情緒。(句中有“暗暗”一詞,所以這裡填自許符合語境,而非自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