胮拼音是pāng,同[[膀4”。

基本介紹

  • 拼音:pāng
  • 注音:ㄆㄤ
  • 簡體部首:月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10
  • 繁體部首:肉
  • 五筆86:ETAH
  • 五筆98:ETGH
  • 倉頡:BHEQ
  • 鄭碼:QRMB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80EE
  • English:to swell
讀音注音,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讀音注音

pāng  ㄆㄤˉ

基本解釋

同[[膀4”。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pong2pong5[客英字典]pong2[海陸豐腔]pong2pong5[梅州腔]pong1pong5pang1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胮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廣韻》胮肛,脹大也。《博雅》腫也。 又《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義同。《集韻》或作膖肨。
English
to swell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𠀤音龎。《廣韻》胮肛,脹大也。《博雅》腫也。
《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𠀤音𪔔。義同。《集韻》或作𤵸膖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