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壩鎮

胡家壩鎮

胡家壩鎮位於寧強縣東北部。轄14個村民委員會。鎮政府駐地胡家壩村西南距縣城26.1千米;龍王村西南距縣城23.1千米,老代壩村西南距縣城30.3千米。陡岩山海拔1957米,五坪山海拔1447米,碥山海拔1245米。主要河道有玉帶河、蔡家溝、龍王溝、老代壩河。G5京昆高速公路、寧強至黃土嶺公路過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胡家壩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陝西省
  • 面積:132.29平方千米 
  • 人口:14380人(2017)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數據,產業結構,工商業,農業,歷史風貌,教育狀況,當代胡家壩風采,人物風采,精神風采,景色風采,

歷史沿革

古稱豬尾關,民國時設天池鎮,解放初為天池區公所駐地。1950年設胡家壩等鄉。1959年改胡家壩等管理區,屬鐵鎖關公社。1961年設立胡家壩等公社,1984年改胡家壩等鄉,屬鐵鎖關區。
胡家壩鎮
1992年末,龍王鄉(原巨龍公社、紅星公社)地標北緯32°55′-33°00′/東經106°21′-27′,面積57.45平方千米,人口6382人,鄉政府駐楊四廟,轄趙家嶺(原勤儉大隊)、黃家營(原前進大隊)、羅家河壩(原援越大隊)、磨坊(原旭光大隊)、龍王(原防修大隊)、澗池溝(原奮勇大隊)、魯家寺(原反修大隊)、周家河(原建國大隊)、楊四廟(原抗美大隊)9村;胡家壩鄉地標北緯32°55′-33°01′/東經106°25′-31′,面積50.88平方千米,人口7152人,鄉政府駐胡家壩街,轄許家壩、樓子溝、黃池溝、高家山、胡家壩、汪家壩、立石子(原左家灣大隊)、清明山、石板溝、竹葉溝、七里溝11村;老代壩鄉地處本縣最東邊陲,地標北緯32°57′-33°01′/東經106°00′-35′,面積27.94平方千米,人口3706人,鄉政府駐老代壩,轄向家溝、王家營、老代壩、螞蝗溝4村。
1996年撤區並鄉設鎮,胡家壩、龍王、老代壩3鄉合併設立胡家壩鎮,面積175.6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許家壩、樓子溝、曲子溝、高家山、胡家壩、汪家壩、立石子、清明山、石板溝、竹葉溝、七里溝、趙家嶺、黃家營、羅家河壩、磨坊、龍王、澗池溝、魯家寺、周家河、楊寺廟、向家溝、王家營、老代壩、馬皇溝24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全鎮總面積132.29平方千米,轄 21 個行政村( 楊寺廟、魯家寺、羅家河壩、趙家嶺、黃家營、龍王、周家河、青明山、石板溝、竹葉溝、七里溝、汪家壩、左家灣、樓子溝、許家壩、高家山、胡家壩、王家營、老代壩、向家溝和馬皇溝),106 個村民小組,14380人(2017),耕地總面積 10978 畝,其中水田 4270 畝,旱地 6708 畝。
胡家壩鎮
鎮內設十一個機關站所:計生服務站、農業服務站、農機服務站、獸醫站、供電所、廣播文化站、派出所、農村信用社、衛生院、中學、中心國小,實有在編人員55人

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4793

7701

7092
家庭戶戶數
443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4793
家庭戶男
7701
家庭戶女
7092
0-14歲(總)
3486
0-14歲男
1753
0-14歲女
1733
15-64歲(總)
9812
15-64歲男
5149
15-64歲女
4663
65歲及以上(總)
1495
65歲及以上男
799
65歲及以上女
69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4606
總人口14380人(2017)。

產業結構

工商業

該鎮投資9000多萬元新建的兩座水電站,其中一座已建成投產;
投資300萬元引進的沁源茶葉有限公司,正在興建一座占地7000餘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
胡家壩歷來是桐子的產地,在解放初期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就建有桐油加工廠,乾桐子年產近100萬噸;現如今,胡家壩已有2個桐油加工廠。
鎮上新增個體工商戶56個,新增個體私營企業4戶,商品貿易日趨活躍,並成立了商會。

農業

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產業格局的形成,又相繼制定了“長抓茶,短抓牧,當務之急抓勞務”、“興茶強牧擴油奔小康”的產業思路。近年來,鎮政府、鎮黨委又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加大了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始終把茶葉、畜牧產業、中藥材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全鎮已初步形成產業帶動,以發展高效、優質糧油為主的農村經濟格局。
胡家壩鎮

歷史風貌

古胡家壩為寧東通漢勉之要衝,往日貨運全靠人背畜馱。豐水季節木排竹筏可由玉帶河順流而達漢中。城黃公路,寧勉高速公路也穿境而過。胡家壩街古稱豬尾關,明設指揮使駐此,民國時設天池鎮,解放初為天池區公所駐地。清代街頭建有江西會館,後來的天池完小就是將會館逐步改建而成,可見當時商貿之繁盛。 此地文教向稱興盛。30年代即組建漢調二黃戲班,直至50年代尚活躍於城鄉舞台。與此同時,胡家壩還產生過兩個木偶戲班,名噪寧沔(即:寧勉,現今寧強縣和勉縣)。在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戲曲、民藝、書法、繪畫,代有人出。
胡家壩鎮
胡家壩街頭鎮江寺背水面街,內祀無量祖師鐵象,鑄於明嘉靖甲寅年(1554),山門前有戲樓。80年代前,鎮江寺先後為區、鄉、鎮行政機關駐地。街西北猴子崖突怒於玉帶河濱,明代崖畔建畢山廟,為一方勝景。

教育狀況

鎮設中學,國小和幼稚園各一所:
寧強縣西安楊森中學(胡家壩中學)胡家壩中心國小(胡家壩鎮摩托羅納希望國小)
胡家壩鎮

當代胡家壩風采

人物風采

趙世鈞,1931年出生於寧強縣胡家壩鎮。自幼喜愛書畫、雕刻。啟蒙陳翰
青先生,中學時受業於白日煦、王大平、葉訪樵,七十年代後更得益郭登岑,方濟眾諸先生的教導。五十年代便在省地報刊發表作品,後期專事中國畫山水、花鳥創作,作品多次參加省地及全國性書、畫展覽並獲獎;作品被編入大型畫冊和辭典,傳送域外。八十年代後曾參加省地及甘肅、江蘇、日本等地書畫交流。現為陝西省美協、書協會員,漢中市美協、書協理事,並任漢中市老年書畫協會副主席。
胡家壩鎮

精神風采

隨著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胡家壩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
胡家壩鎮
胡家壩鎮
胡家壩鎮

景色風采

除去上面的人文風采外,胡家壩也擁有地理方面的風采,擁有迷人的景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