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陰山(丹道學講的“虛危穴”或“虛危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背陰山”是丹道學講的“虛危穴”或“虛危山”,是純陰無陽之地,所以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陰山
  • 解釋:純陰無陽之地
  • 出處:《西遊記》
  • 相關:丹道學
“背陰山”是丹道學講的“虛危穴”或“虛危山”,是純陰無陽之地,所以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小說《西遊記》所描述此山背後就是十八層地獄。原著描寫道:
“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岩。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陰風颯颯,黑霧漫漫。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裡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山前山後,牛頭馬面亂喧呼;半掩半藏,餓鬼窮魂時對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傳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趲公文。急腳子旋風滾滾,勾司人黑霧紛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