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膠

背膠

背膠是郵票的重要特徵之一。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時就刷有背膠。但是你是否聽說冬天背膠和夏天背膠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膠
  • 釋義郵票的重要特徵之一
  • 區別:冬天背膠和夏天背膠
  • 套用:廣泛套用於裝飾
解釋,區別,歷史沿革,類型,套用,

解釋

背膠是郵票的重要特徵之一。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時就刷有背膠。

區別

你是否聽說過冬天背膠和夏天背膠?
其實早在1904年的美國郵政檔案中對於兩種背膠就有所記載,只是一直沒有見到相關證據。日前,美國《林氏郵票新聞》報導了發現美國早期使用冬季背膠的實證。此次發現的這枚標籤貼在美國1902年普通郵票外包裝上,標籤上寫著:“這個包裝里的郵票採用的是‘軟’背膠,它只能在冬季以及乾燥的時間使用,必須防止這些郵票捲曲……使用‘硬’背膠的郵票是為夏季準備的。”

歷史沿革

由於早期郵票所使用的膠質多為阿拉伯樹膠和糊精膠,因此對於濕度和溫度的要求都非常苛刻。20世紀40年代開始陸續使用化學合成膠。後來,又出現了不乾膠;熱敏膠等。為了使背膠具有某種特殊功能,人們在背膠中加入顏色、香料等,或在背膠上壓制花紋、網紋等,使郵票背膠這片天地也變得多姿多彩。
1923年捷克斯洛伐克發行了一套紀念共和國成立五周年的郵票,黃色的背膠上有棋盤狀的方格條紋,每枚郵票背面中心部分都有一個捷克斯洛伐克郵政的縮寫“CSP”組成的圖案,在印製過程中,有的背膠水印圖案走樣,有的顛倒了,這些都成為集郵者獵取的對象。
“二戰”期間,德軍中流傳著一種“戰場病”。調查結論是由郵件和郵票背膠傳染引起的,於是,這批郵件加蓋特別印記,進行消毒處理,被稱作“消毒郵件”,也是集郵者尋覓的珍貴素材。
1956年古巴發行了一枚帶有香味的郵票。同年,聯邦德國發行紀念作家斯齊弗爾誕生150周年的郵票,有涼爽的薄荷香味。
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初用的都是糊精膠,60年代中期啟用化學膠,白色透明,不吸潮變粘,保存起來比較方便。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郵品上使用背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的1840年前。1653年4月8日,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小郵局內,曾使用過一種塗有魚膠液的預付郵資簽,簽上印有“1653年某月某日郵資已付”字樣。

類型

對於郵票背膠研究也是傳統集郵的重要部分。不同時期、不同版次、不同的印刷廠家所製作的背膠郵票,不要說別的了,單在背膠的外觀上,就存在明顯的黃、白、亮、暗、厚、薄等差異。這就為背膠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背膠還廣泛用現代工作中,一些需要粘在一起的東西要靠背膠來實現.
背膠主要分為:3M(美國)
PE夾心泡棉(國產)分為不同的厚度,普遍的有(0.5MM、1.0MM、2.0MM)
膠片和紙張沾合需要的背膠在達到一定溫度才可實現,所以也叫熱敏膠。主要技術可諮詢深圳佳雪。

套用

背膠的用途不僅僅套用於郵票,她還廣泛套用用裝飾,在活動策劃中是必須的東西。因為背膠的畫面可以營造活動氣氛,還可以宣傳活動主題。
還套用於學校、醫院、酒店、廣告、策劃、活動、企業宣傳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