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崖革命舊址

肖崖革命舊址

肖崖革命舊址位於橫山縣城南102公里處的魏家樓鄉肖崖村拐渠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崖革命舊址
  • 位於:橫山縣城南102公里處的魏家樓鄉
  • 收回代管:2000年6月
  • 土窯:深7米,寬3米,高3.3米
歷史沿革,歷史意義,

歷史沿革

1947年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等率領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工作人員,於8月4日至8月8日在此工作、生活了四晝夜。當時,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就住在肖崖村李俊臣的四孔接口窯內。窯院對面不遠有一座小山猶如屏風,將舊址掩蔽起來。從山上俯視可見蜿蜒東去的大理河水緩緩流過,307國道像一條帶子一樣環山而過。毛主席工作疲憊的時候,愛在這座小山峁上散步。舊址是由四孔土窯接石頭面組成的獨院,左靠大路,右有居民。土窯深7米,寬3米,高3.3米,接口處深60公分,窗為圓窗,門為雙扇門。從左到右一、二孔為前後窯(室),前室是發報室和工作人員休息室;後室是任弼時、彭德懷的寢室和辦公室;第三孔是毛主席的寢室兼辦公室;第四孔是周副主席的辦公室兼寢室。現舊址院牆已塌,部分已被公路占用,窯洞內被淤泥淹沒約20公分,部分牆皮剝落,門窗因風雨侵蝕、人為破壞,基本不能使用,一、二孔已成為村民堆放柴草的地方,第三孔存放毛主席的用品,已被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於2000年6月收回代管。

歷史意義

毛澤東等中央機關領導日理萬機,忘我工作,生活十分簡樸,與人民民眾同甘共苦。在極其有限的閒暇時間內,毛主席總是不忘民眾生活疾苦,給貧困農民送衣送物,讓醫務人員幫農民看病,教育警衛人員珍惜人民勞動成果,愛護莊稼,不許拿民眾一針一線……。至今,在肖崖人民生活中仍流傳著一首歌唱毛主席與人民民眾是一家的信天游:“肖崖山上的果木林啊,根連著那個根,毛主席和咱肖崖人啊,象那魚水一樣親!……。”可見當時主席與人民的魚水之情。四天之後,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離開這裡,到了佳縣梁家岔與周、任、彭共同指揮了著名的沙家店戰役,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的重點進攻計畫,敲響了蔣家王朝的喪鐘,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為了緬懷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偉業,並對青少年進行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革命傳統教育,1983年肖崖革命舊址被橫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