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江大橋(肇慶閱江大橋)

閱江大橋

肇慶閱江大橋一般指本詞條

閱江大橋(Yuejiang Bridege)是中國廣東省肇慶市境內連線高要區端州區的過江通道,位於西江水道之上,是肇慶市中部城市主幹路的重要構成部分。

閱江大橋於2012年9月28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4月28日完成合龍工程,大橋全線結構貫通;於2017年8月8日通車運營。

閱江大橋南起世紀大道西段立交,上跨西江水道,北至蓓蕾北路;線路全長3.837千米,主橋全長640米路;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閱江大橋
  • 外文名:Yuejiang Bridege
  • 始建日期:2012年9月28日
  • 投用日期:2017年8月8日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省肇慶市
  • 類型斜拉橋公路橋特大橋
  • 長度:3.837千米
  • 寬度:33.5千米
  • 車道設定:雙向六車道
  • 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 起止位置:世紀大道西段立交、蓓蕾北路
  • 途經線路:古塔中路
  • 管理機構:肇慶市交通運輸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票價票制,通行事項,建設成果,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10年,中共肇慶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肇慶市人民政府為城區交通擁堵問題,開始籌建西江三橋。
2011年4月8日,西江三橋舉行該橋建設工程的橋址諮詢(預可評審)會;6月11日,西江三橋舉行征名儀式;11月10日,西江三橋命名為“閱江大橋”;12月24日,閱江大橋完成市級立項,並確定了橋址和橋型的相關方案。
2012年9月28日,閱江大橋動工建設。10月24日,閱江大橋完成首根鑽孔灌注樁的建設工程。
2013年5月8日,閱江大橋完成首根立柱工程;10月10日,閱江大橋完成首榀蓋梁工程。
2014年12月19日,閱江大橋完成南側主墩澆築工程。
2016年5月18日,閱江大橋完成南北主塔封頂工程。11月10日,閱江大橋完成主線上部結構貫通。
2017年2月16日,閱江大橋完成主橋中跨合龍工程;4月16日,閱江大橋完成主橋瀝青路面攤鋪;4月28日,閱江大橋完成合龍工程,大橋全線結構貫通;8月8日,閱江大橋工程竣工,並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閱江大橋位置中國廣東省肇慶市,連線高要區與端州區,西距上游西江大橋約3.9千米 ,東距下游肇慶大橋約4.8千米;該橋南起高要區世紀大道西段立交,上跨西江水道,北至端州區後再跨江濱三路,沿古塔中路止於與蓓蕾北路交匯路口;途經該橋線路為古塔中路。
閱江大橋全景閱江大橋全景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閱江大橋主要由水上主橋、兩岸引橋、兩座橋塔、斜拉索、橋墩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閱江大橋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閱江大橋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 設計理念
閱江大橋以“南北貫長虹、西江閱華彩”設計主題,從景觀角度出發,選用了新穎美觀、造型獨特的“帆”形混凝土塔,寓意“揚帆遠航”,主橋將造型設計為揚起的風帆,給人激動人心、催人奮進的視覺感受,同時結合周邊環境,突出橋樑“挺拔、向上”的結構美感。
閱江大橋遠景圖閱江大橋遠景圖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總體
主橋採用三跨雙塔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採用墩、塔、梁固結體系,邊墩處設定支座及橫向擋塊等限位裝置,單索麵布於橋面中央,
主梁
主梁採用單箱五室箱形預應力混凝土梁,為混凝土閉口箱梁結構,按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採用縱、橫、豎三向預應力體,縱、橫向預應力採用鋼絞線,塑膠波紋管制孔,群錨錨固,管道採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豎向預應力及懸澆施工縱向預應力採用精軋螺紋粗鋼筋,塑膠波紋管制孔,YGM軋絲錨錨固或連線器接長。預應力粗鋼筋採用930級精軋螺紋粗鋼筋;鋼絞線採用高強低鬆弛鋼絞線。
橋塔
該橋橋塔設計採用“帆”形塔,採用混凝土塔,塔柱、拉桿均採用實心混凝土結構,塔柱間的橫向系(拉)桿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按全預應力構件設計,分階段張拉預應力,以平衡斜拉索的橫向分力。
斜拉索
斜拉索採用單索麵,呈扇形分兩排布於橋面中央分隔帶,斜拉索上端錨固於塔柱上,下端錨固於主梁中間兩腹板之間;斜拉索採用低應力雙層HDPE防護平行熱鍍鋅拉索,鋼絲採用低鬆弛鍍鋅鋼絲
橋墩
主墩採用雙薄壁墩,邊墩採用薄壁式橋墩。
參考資料:

設計參數

閱江大橋路線全長3.837千米,其中,橋樑主線全長2355米,主橋全長640米,採用(160+320+160)米的跨徑布置,橋面總寬33.5米;主梁梁高3.8米,箱梁頂寬33.5米,高跨比為1:84.2,高寬比為1:8.8,寬跨比為1:9.6。橋面以上塔柱高87.0米,為主跨的1/3.7,塔柱尺寸4.0米x3.6米,系桿尺寸1.3米x1.4米,每塔沒側各24對索,全橋共192根斜拉索,塔上豎向索距1.8米,橫向索距2.0米,主樑上縱向標準索距6.0米,橫向2.0米,鋼絲直徑為6毫米,其標準壓強為1670兆帕。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城市主幹路Ⅰ級
設計速度
主線:60千米/小時,輔道:40千米/小時
荷載標準
公路-Ⅰ級
通航等級
II級航道
通航淨高
18米
通航水位
13.91米(最高,二十年一遇)
設計水位
15.806米
遇洪頻率
1次/300年
抗震等級
7級設防;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克
參考資料:

設備設施

  • 防雷設施
閱江大橋在各個位置裝設防雷裝置,防止來往車輛因雷暴等惡劣天氣造成交通事故。
  • 燈光設施
截至2017年8月,閱江大橋裝設有LED夜景燈、長桿路燈等照明設施。
閱江大橋夜景閱江大橋夜景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2017年8月8日,閱江大橋工程通車運營,不實施收費制度。
閱江大橋刻字石閱江大橋刻字石

通行事項

2019年1月5日至1月11日,閱江大橋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閱江大橋主要建設難點在於:
1、肇慶市地質特點是溶洞比較多,溶洞對於大橋樁基的承載力有著不利影響,若處理不當,會對現場施工以及全橋結構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2、閱江大橋作為一座雙塔斜拉橋,塔梁施工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顯得特別重要,但在主塔還沒有封頂的情況下,一邊開展主塔施工,一邊進行掛索施工,加上當時的項目施工隊沒有任何塔梁同步施工經驗,實現的難度較大。

價值意義

閱江大橋建設除改善區域交通外,對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建設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協同打造廣佛肇經濟圈、促進肇慶“東擴南連”和“構建一江兩岸百萬人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世界橋樑》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