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海

耶律阿海,蒙元大臣,契丹族。原為金國官吏,出使蒙古時被成吉思汗招為臣下,與成吉思汗同飲班朱尼湖水(即巴泐渚納水),是為佐命功臣。精通諸國語言,參與與敵國交涉和外交政策決議等事。滅金之戰時,作為先鋒平定漢南,因功拜太師,行中書省事。成吉思汗西域時,留其巡撫尋斯干城(今撒馬爾罕),不久去世。其弟耶律禿花(或稱耶律不花)與阿海同時投奔成吉思汗。

基本介紹

  • 本名:耶律阿海
  • 所處時代:蒙古
  • 民族族群:契丹族
  • 主要成就:成吉思汗佐命功臣
  • 優點:精通諸國語言
  • 性別:男
  • 弟弟:耶律禿花
生平簡介,史籍記載,《元史·卷一百五十·列傳第三十七》,《新元史·卷一百三十五·列傳第三十二》,

生平簡介

早年,耶律阿海曾在金國為官,出使王罕部時,與成吉思汗一見傾心,言:“金國不治戎備,俗日侈肆,亡可立待。”進滅金之策,深得成吉思汗賞識。於是耶律阿海棄家中妻子投奔成吉思汗。1203年,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諸部之戰中,被桑昆王罕聯軍所敗,一路逃至故鄉附近的斡難河,隨身僅十三騎,其中便有耶律阿海。耶律阿海隨成吉思汗擊敗王罕部後,金人以其出使不歸,扣留其妻子兒女,耶律阿海殊不介意,攻戰愈厲。成吉思汗聽聞,以貴族之女嫁之。
滅金之戰中,攻略漢南成吉思汗以耶律阿海為先鋒,所過皆平。因見蒙古兵殺戮過甚,曾向成吉思汗諫言:“好生乃聖人之大德也。興創之始,願止殺掠,以應天心。”成吉思汗聽後,點頭稱是。金國皇帝求和之時,成吉思汗特意責問使臣為什麼金國扣留耶律阿海的妻子兒女,金國將其家屬送還。耶律阿海因功拜太師,行中書省事,其弟耶律禿花太傅、濮國公。耶律阿海每與成吉思汗飲宴,必得賜坐,甚為榮光。
後耶律阿海又隨成吉思汗攻西域,俘虜酋長只闌禿,連克蒲華(今布哈拉)、尋斯乾(今撒馬爾罕)等城。耶律阿海留下專門巡撫尋斯干城,不久於任上去世,享年73歲。至元十年,追封為忠武公。

史籍記載

《元史·卷一百五十·列傳第三十七》

耶律阿海
耶律阿海,遼之故族也。金桓州尹撒八兒之孫,尚書奏事官脫迭兒之子也。阿海天資雄毅,勇略過人,尤善騎射,通諸國語。金季,選使王可汗,見太祖姿貌異常,因進言:“金國不治戎備,俗日侈肆,亡可立待。”帝喜曰:“汝肯臣我,以何為信?”阿海對曰:”願以子弟為質。”明年,復出使,與弟禿花俱往,慰勞加厚,遂以禿花為質,直宿衛。阿海得參預機謀,出入戰陣,常在左右。歲壬戌,王可汗叛盟,謀襲太祖。太祖與宗親大臣同休戚者,飲辨屯河水為盟,阿海兄弟皆預焉。既敗王可汗,金人訝其使久不還,拘家屬於瀛。阿海殊不介意,攻戰愈厲。帝聞之,妻以貴臣之女,給戶,俾食其賦。癸亥冬,進攻西夏諸國,累有功。丙寅,帝建龍旂,即大位,敕左帥闍別略地漢南,阿海為先鋒。辛未,破烏沙堡,鏖戰宣平,大捷澮河,遂出居庸,耀兵燕北。癸酉,拔宣德、德興,乘勝次北口,闍別攻下紫荊關。阿海奏曰:“好生乃聖人之大德也。興創之始,願止殺掠,以應天心。”帝嘉納焉。遂分兵略燕南、山東諸郡,還駐燕之近郊。金主懼,請和,諭其使曰:“阿海妻子,何故拘系弗遣?”即送來歸。師還,出塞。甲戌,金人走汴,阿海以功拜太師,行中書省事;封禿花為太傅、濮國公,每宴享,必賜坐。命禿花從木華黎取中原。阿海從帝攻西域,俘其酋長只闌禿,下蒲華、尋斯乾等城,留監尋斯乾,專任撫綏之責。未幾,以疾薨於位,年七十三。至元十年,追封忠武公。
子三人:長忙古台,次綿思哥,次捏兒哥。忙古台在太祖時,為御史大夫,佩虎符,監戰左副元帥官、金紫光祿大夫,管領契丹漢軍,守中都,招安水泊等處,卒,無子。捏兒哥在太祖時,佩虎符,為右丞,行省遼東。萬奴叛,舉家遇害。綿思哥襲太師,監尋斯干城,久之,請還內郡,守中都路也可達魯花赤,佩虎符,卒。子二人:買哥,通諸國語,太祖時為奉御,賜只孫服,襲其父中都之職。時供億浩繁,屢貸於民,買哥悉以私帑償之,事聞,賜銀萬兩。戊午,從攻蜀,師次釣魚山,卒于軍。妻移剌氏,以哀毀卒,特贈貞靜。子七人:老哥,歷提刑按察使,入為中書左丞。驢馬,備宿衛,為必闍亦,仕至右衛親軍都指揮使。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宴於柳林,命驢馬居其父位次,賜只孫服。二十五年,戍哈丹禿,有戰功,以老乞骸骨。子六人:五台奴,襲職;拔都兒,中書右丞;文謙,興國路總管;卜花,早卒,蒙古不花,荊湖北道宣慰使;虎都不花,一名文炳,湖州同知;萬奴,為人匠副總管。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五·列傳第三十二》

耶律阿海,金桓州尹撒八兒之孫,尚書奏事官脫迭兒之子也。善騎射,通諸國語。金末,使於王汗,見太祖姿貌異常,因進言:“金國戎備廢弛,俗日侈肆,亡可立待。”帝吝曰:“汝肯臣我,以何為信?”阿海對曰:“願以子弟為質。”明年,復出使,與弟禿花俱往,慰勞加厚,遂以禿花為質,直宿衛,阿海亦留事太祖,參預機謀,常在左右。
及王汗來襲,太祖與諸將同休戚者,飲巴泐渚納水為盟,阿海兄弟皆預焉。既敗王汗,金人訝阿海久不反,命拘其家屬於漬州。阿海殊不介意。帝聞之,妻以貴臣之女,給戶食其賦。從阿攻西夏諸國,累有功。
太祖即位,敕大將者別略地漠南,阿海為先鋒。六年,從破烏沙堡。八年,從拔宣德,乘勝次居庸北口。阿海奏曰:“好生乃聖人之德,願止殺掠,以應天心。”帝嘉納焉。遂分兵略燕南,山東諸路,還駐中都近效。金主懼,請和。太祖諭其使曰:“阿海妻子,佑故拘系弗遣?”金人即歸其妻子。
九年拜太師,行中書省事。從帝攻西域,拔布哈爾、撒馬爾乾等城,留監撒馬爾乾。未幾,以疾卒,年七十三。至元十年,追謚忠武。
三子:長忙古台、次綿思哥,次捏兒訝。
忙古台,太祖時佩虎符、監戰左副元帥,階金紫光祿大夫,管領契丹、漢軍,守中都,招安水泊等處。卒,無子。
捏兒哥,佩虎符為右丞,行省遼東。萬奴叛,舉家遇害。
綿思哥,襲太師,監撒馬爾干城。久之。請還內郡。改中都路也可達魯花赤,佩虎符。卒。
二子,買哥,通諸國語,太祖時為奉御,賜只孫服,襲其父職。時供億浩繁,佞貸於民,買哥悉私帑償之。事聞,賜銀萬兩。從憲宗攻蜀,師次釣魚山,卒于軍。妻移剌氏。以哀毀卒,特謚貞靜夫人。七子,知名者曰:老哥、驢馬。
老哥,歷捉刑按察使,入為中書左丞。
驢馬,備宿衛為必闍赤,遷右衛親軍都指揮使。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宴於柳林,命驢馬居其父位次,賜只孫服。二十五年,戍哈丹禿,有戰功,以老乞骸骨。
驢馬七子:五台奴,襲父職;拔都兒,中書右丞:文謙,興國路總管;卜花。早卒。蒙古不花,荊湖北追宣慰使;虎都不花,一名文炳,潮州同知;萬奴,人匠副總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