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酒(宜豐縣天寶鄉酒品)

羅酒(宜豐縣天寶鄉酒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酒僅產於宜豐天寶鄉,為天寶特有的傳統名酒。據史料記載,1581年,天寶墨莊“八節祠”內有一羅氏婆婆,有一手釀酒手藝,她用天寶羅繩椴特有上等柳條和天寶古村北門巷羅家井的泉水,再用祖傳秘方製作的酒餅(即酒藥)摻入,精心釀造而成。羅婆婆七十大壽這一天做壽,用天寶羅酒招待客人,酒一上桌,香氣撲鼻,聞人即醉,眾人追問,羅婆婆才道出這酒的釀造技藝。因釀造者是羅氏,因此得名羅酒,享譽400多年,經久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酒
  • 僅產於宜豐天寶鄉
  • 定位:傳統名酒
  • 人物:羅氏婆婆
  • 享譽:400多年
天寶羅酒,有關詩句,

天寶羅酒

天寶羅酒的製作工藝十分獨特:
1、一般頭年農曆八、九月釀製,用上等柳條糯為原料,清水洗淨,浸泡3-4小時,撈起濾乾,上甑蒸熟。
2、熟後先灶神,後把米飯倒入竹盤內,冷卻到20度左右時,再放入盛有1:1清水的大桶內,邊洗邊下酒藥,後倒入甑內濾班乾。
3、入缸密封保溫,3-4天出酒後,倒入大缸內,並將原先洗米飯有酒藥的水一道倒入缸內,再封缸,一星期後用鍋鏟攪動。
4、來年清明前用大座壺煮沸後再入缸密封。陳釀半年後食用,其色淺黃,清澈透明,味香爽口,後勁十足。
宜豐天寶集鎮能熟練掌握羅酒釀造技術的只有少數幾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喜的是,宜豐天寶羅酒已入選“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宜豐縣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正面臨著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有關詩句

天寶羅酒(外二首)
作者:蔣堯階
糯產清溪灌塅田,水挑古井歲寒泉。
村翁沿技釀羅酒,深巷飄香酌盛年。
滿碗旋詩抒豪壯,半壺即舞媚翩躚。
瀅猶花露甜如蜜,宴有該醇不慕仙。
拜天寶鎮西樓關公塑像
俠膽雄風聖武林,無雙義勇古今歆。
單刀會魯江東懾,匹馬斬顏河北驚。
仗劍秉燭傳青史,封金掛印播美名。
荊州布德恩黎庶,頂禮千秋仰帝君。
柳梢青·天寶古村
碧漾清塘,村前野曠,村後山蒼。場建中央,街橫前後,直巷縱穿。亭樓台榭門坊,多勝跡,留住華章。贛地雄莊,古宜豐治,別樣風光。
雅院幽堂,正宇三進,側屋兩廂。石柱楠梁,屏雕窗刻,板壁磚牆。稱祠稱第稱房,皆傑構,櫛枇堂皇。名宦家鄉,鴻儒故里,古色古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