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可以這樣讀《論語》

經典可以這樣讀《論語》

《經典可以這樣讀〈論語〉》為“經典可以這樣讀”叢書之一。這是以年輕人的視角對《論語》精華部分的解讀,是一次與智者的重逢、與孔子心靈的對話。相信,聖人孔子的智慧不僅會讓您獲得深刻實用的處世和修身之道,更會讓您在紛擾的俗世中獲得心靈的平靜。這是以年輕人的視角對《論語》精華部分的解讀,是一次與智者的重逢、與孔子心靈的對話。相信,聖人孔子的智慧不僅會讓你獲得深刻實用的處世和修身之道,更會讓您在紛擾的俗世中獲得心靈的平靜。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知者樂水,仁者樂冊。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基本介紹

  • 書名:經典可以這樣讀《論語》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頁數:241頁
  • 開本:大32
  • 品牌:安徽文藝出版社
  • 作者:宮小琳 滕琦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630601, 753963060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經典可以這樣讀〈論語〉》嘗試用一種新穎的思維和手法,以年輕人的視角、多面向的切入,使原本令人生畏的經典,變得輕鬆易讀,甚至趣味盎然;使現代讀者不自覺地進入"經典"的世界,忘卻那是先秦的古書:原來“經典”可以這樣讀啊!
人們都知道四書和五經,也都知道老莊和佛經,可是古代經典向來難讀。如何使一般人樂意接近這種古書,如何將“老酒裝新瓶”,既十分重要,又富有挑戰性。當然,由於種種因素,許多讀者不可能遍讀儒、釋、道經典,如果有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詮釋其重要章節,使年輕的讀者輕鬆地知其精義,那將是多么美好的事!

圖書目錄

引言:《論語》——與智者的心靈對話
《學而》篇第一
1.1 孔子之憂,孔子之樂(不亦說乎、不亦樂乎)
1.4 自省的力量(吾日三省吾身)

《為政》篇第二
2.4 光陰的故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2.2 4城市的傷口(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篇第三
3.4 心靈的敬拜(林放問禮之本)
3.2 0永恆的0.00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里仁》篇第四
4.8 尋“仁”啟事(朝聞道,夕死可矣)
4.1 9兒行千里(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公冶長》篇第五
5.1 1欲上心頭(吾未見剛者)
5.2 0第六感危機(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
5.2 3饒恕之心不可無(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2 5非常人道主義(匿怨而友其人丘亦恥之)

《雍也》篇第六
6.3 顏回的美德(不遷怒,不貳過)
6.1 1生活在彼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6.1 8華麗與蒼涼(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6.2 0為汝痴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述而》篇第七
7.1 6清貧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3 0仁愛有多遠(仁遠乎哉)

《泰伯》篇第八
8.7 士志於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8.2 021世紀什麼最貴(才難,不其然乎)

《子罕》篇第九
9.4 走下自我的寶座(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1 7時間的捷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9.3 1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唐棣之華)

《鄉黨》篇第十
10.8 貪得無厭還是節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0.7 萬物之靈長(“傷人乎?”不問馬)

《先進》篇第十一
11.1 2無常和有道(未知生,焉知死)
11.2 0小馬過河(子張問善人之道)

《顏淵》篇第十二
12.5 何必骨肉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2.1 0愛惡之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2.1 9上樑下樑(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子路》篇第十三
13.1 7慢四探戈(欲速,則不達)
13.2 1此生難得狂(必也狂狷乎)
13.2 7“仁”在不言中(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篇第十四
14.7 管教的愛(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14.1 6在生死的天平上(管仲非仁者與)
14.2 6界限分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4.3 4“以德報怨”和“以怨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衛靈公》篇第十五
15.2 人在窮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5.6 與誠信同行(言忠信,行篤敬)
15.1 6為何不提問(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2 8用事實說話(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季氏》篇第十六
16.4 友人的抉擇(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16.1 0九思的境界(君子有九思)
16.1 2千秋功罪任評說(民到於今稱之)

《陽貨》篇第十七
17.8 不學之弊(六言六蔽)
17.1 4舌頭的威力(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17.2 1大孝終身慕父母(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微子》篇第十八
18.6 指點迷津(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18.7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子路從而後,遇丈人)

《子張》篇第十九
19.1 0喊出悄悄話(信而後諫)
19.1 2小流人海去(孰先傳焉?孰後倦焉)
19.2 1眼裡也要容得沙子(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堯日》篇第二十
20.2 五美和四惡(尊五美,屏四惡)

文摘

《學而》篇第一
《論語》這部書的作者是誰呢?也許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孔子了!
沒錯,《論語》中的確記載了許多孔子的語錄。可是,孔子本人並沒有為這本書寫下一個字!《論語》二十篇,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由孔子的弟子精心編纂完成的。所以上面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孔門弟子。
許多人開始讀《論語》,翻開目錄,看到的卻是一串古怪的題目,什麼《學而》、《述而》、《雍也》、《堯曰》的,當看到《先進》時,可能幾乎要以為整篇是論證什麼先進性的了!其實《論語》的篇題並不是完全依據每一篇的中心意思來定的,而是照搬每篇首章里的幾個字。比如《學而》這篇的得名,就是從“學而時習之”這句來的;《公冶長》的得名是從首句“子謂公冶長”來的。
翻開《論語》一章章地讀下去,會發現每章的連貫既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也不是按照主題意旨,似乎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它更像一本語錄、教條或者格言集,裡面的每一條都是雜亂無章的。
然而仔細體味,會發現《論語》二十篇,每一篇都有一些講論的重點。《學而》這篇,就涵蓋了孔子教學的目的、方法、態度、宗旨等。首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開篇即從學習中自身所獲得的享受、被人理解後所獲得的快樂以及不被人理解卻依然悠然自得的心態開始,娓娓道來;到尾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則與第一章的“人不知而不慍”遙相呼應,再次強調學問並非求名、求得他人理解,而是堅持走自己的路,知人也知己,自此圓滿地為全篇收尾。

序言

——《論語》:與智者的心靈對話
《論語》是一本記載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言行的書,也是與中國文化關係最密切的一本書。
孔子,名丘,山東曲阜人。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他在魯國廣收弟子,傳道授業。《史記?孔子世家》中稱“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在當時,孔門是頗具聲勢的一個群體,孔子和他的追隨者被後世稱為“儒家”。而孔子就是這樣一個中國武“學園”的靈魂人物。
孔子的思想大部分通過《論語》這部書得以記錄和保存,《論語》中包含的不只是孔子的言行,也有深受他影響的孔門弟子的言論。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乾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學生平時聽到老師教誨,就留心記下筆記來;在老師歿後,再彼此交流,經過整理、編次後形成一部對話集。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
千萬不要小看這本筆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