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絨蚧

紫薇絨蚧

紫薇絨蚧Eriococcus legerstroemiae Kuwana屬同翅目,絨蚧科。為害紫薇石榴等花木,以若蟲和雌成蟲寄生於植株枝、乾和芽腋等處,吸食汁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薇絨蚧
  • 拉丁學名:Eriococcus legerstroemiae Kuwana
  • :動物界
  • 同翅目
  • :絨蚧科
基本介紹,形態特徵,發生規律,為害特點,防治方法,

基本介紹

其排泄物能誘發煤污病,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和觀賞。蟲口密度大時枝葉發黑,葉子早落,開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絨蚧在中國許多地區均有發生,尤其在華北、華中地區,已成為園林植物的重要害蟲
紫薇絨蚧紫薇絨蚧

形態特徵

雌成蟲扁平,橢圓形,長約2-3毫米,暗紫紅色,老熟時外包白色絨質蚧殼。雄成蟲體長約0.3毫米,展約l毫米,紫紅色。呈卵圓形,紫紅色,長約0.25毫米。若蟲橢圓形,紫紅色,蟲體周緣有刺突。雄紫褐色,長卵圓形,外包以袋狀絨質白色
紫薇絨蚧紫薇絨蚧

發生規律

該蟲發生代數因地區而異,一年發生2-4代;如北京地區一年發生2代,上海一年發生3代,山東一年能發生4代。絨蚧越冬蟲態有受精雌蟲、2齡若蟲或卵等,各地不盡相同;通常是在枝幹的裂縫內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為若蟲孵化盛期,但像上海、山東等一年發生3-4代的地區,在3月底4月初就能發現第一代若蟲危害。絨蚧在溫暖高濕環境下繁殖快,乾熱對它的發育不利。

為害特點

紫薇絨蚧主要以若蟲、雌成蟲聚集於小枝葉片主脈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幹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樹勢衰弱,生長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會誘發嚴重的煤污病,會導致葉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觀賞價值。如蟲口密度過大,枝葉會發黑,葉片早落,開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 結合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蟲害危害嚴重、帶有越冬蟲態的枝條。
2藥劑防治 對發生嚴重地的區,除加強冬季修剪與養護外,可在早春萌芽前噴灑波美3-5度石硫合劑,殺死越冬若蟲。苗木生長季節,要抓住若蟲孵化期用藥,可選用噴灑40%速蚧克(即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2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