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

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

《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是2007年6月1日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朋霍費爾,譯者是朱雁冰、王彤。

基本介紹

  • 書名: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
  • 作者:(德)朋霍費爾
  • 譯者:朱雁冰,王彤 
  • ISBN:750804259X,9787508042596
  • 定價:¥22.00 元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6-1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Bonhoeffer,Dietrich (1906~1945)
德國基督教神學家。青年時在杜賓根大學和柏林大學攻讀神學,後在柏林大學任教。積極從事普世主義和德國教會的反納粹活動。1943年被捕,在獄中度過18個月,最後遭殺害。其思想的核心在於認為人類已經成熟,在世俗的時代不再需要假定一個神靈來解釋世上發生的事,基督教信仰必須用一種非宗教的或世俗的方式來傳達,基督徒應效法基督為他人生活。其神學思想成為當代世俗神學(或稱上帝之死派神學)的理論淵源。著有《基督教倫理學》以及由在獄中日記書信匯集而成的《獄中書簡》(德文名《抗拒還是服從》)。

內容簡介

《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作者:(德)朋霍費爾,翻譯:朱雁冰,王彤。2007年6月由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朋霍費爾是德國基督教神學家,他認為基督教信仰必須用一種非宗教的或世俗的方式來傳達。其神學思想成為當代世俗神學的理論淵源。
……這個意義上的死就是所擁有的生命不再是恩賜,而是命令。沒有誰能夠避開這一命令,哪怕他通過自我選擇的死亡也避不開它,因為死本身便是處在生命命令之下的。死就是必須生。它刺激著我們的自然思維。死並非解放、得救、終極的逃遁方式;遁入死亡毋害說是遁入最可怕的生的苦役。作為命令的生命之不可避免性——這便是對死的認識。
創造者要求他的創世應順從地肯定和繼續他的作品本身;他要求被創造者應有生命並繼續創造生命。有生命者區別於死者之處在於,它自己有能力創造生命。創造者給予他的作品這種能力,使它有生命。
自由在《聖經》中並非人為了自己而擁有的東西,而是人為了他人而擁有的東西。沒有什麼人自身便是自由的,像他自身具有音樂天賦,聰慧或者失明那樣。自由並非人的品質,並非一種深藏於他的身上而以某種方式躍動的動力、資質、秉性。誰如果探求一個人身上的自由,他將一無所獲。為什麼?因為自由並不是一種可以發現的品質,它不是財產,不是現成的東西、具體的寵物,也不是現成的東西之形成,而是一種關係,絕非其他!它是二者之間的一種關係。

圖書目錄

編者說明/劉小楓
中譯本導言/張賢勇
誰是今在與昔在的耶穌基督?——基督的歷史與奧秘
德文單行本前言
引論
一 基督論問題之由來
二 基督的為人與事工
第一章 今在的基督——“為我”(Pro me)者
一 基督的形象
二 基督的位置
第二章 昔在的基督
一 探究昔在的基督
二 批判性或否定性的基督論
三 批判性基督論的貢獻
四 建設性的基督論
創世與墮落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起初(1-2)
言(3)
上帝的目光(4a)
晝夜(4b一5)
凝固(6-10,14-19)
有生命者(11-13,20-25)
上帝在塵世間的形像(26及以下幾節)
祝福與完成(28-31,2:1-4a)
第二章
(1-3)
創造天地的來歷(4a)另一個方面(4b及以下幾節)
由泥土和靈造成的人(7)
大地之中間(8-17)
另一個人的力量(18-25)
第三章
虔誠的問題(1-3)
如上帝(4-5)
……
第四章
該隱(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