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排沖

竹排沖

竹排沖又稱竹筏坑,上游稱茅橋江,支流稱沙江河。主流源出邕寧、武鳴兩縣交界的高峰嶺, 分水點高程443.6米,向南穿越林區高丘,至邕武公路三塘附近人低丘地帶,中游流經四方嶺、天獅嶺,至茅橋匯合來自老虎嶺(舊烏石)的支流,至長堽嶺又納沙江河,再下匯黃茅坪水庫壩下河道, 於江濱醫院附近南注邕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排沖
  • 又稱:竹筏坑
  • 流域面積:105.3平方公里
  • 河長:38.8公里
流域面積105.3平方公里,河長38.8公里, 坡降1.95‰,年徑流總量4761萬立方米。坑口年排污量293萬噸。綜合污染指數1.49,屬重污染河溝。
竹排衝上游稱茅橋江,古稱邕溪水,其下游原流經南湖出邕江。唐景雲年間(710—711),為防止邕江洪水倒灌和其上游來的洪水,邕州民工於邕溪水出口處修築大堤,又在埌邊村附近的邕溪水河段修築攔水堤,把其上遊河水引向南邊的竹排沖,排入邕江。因邕溪水的改道,原邕溪水的下游後來發展成現在的南湖。
民國年間,茅橋江築有淥潯陂、樓霄陂、那齊陂、石村陂等水壩,灌溉面積不滿千畝。解放後1954年建成羅傘嶺水庫,1955年建成黃茅坪、尖嶺、本熒等小(二)型水庫和山塘以及引水工程,灌溉面積逾40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