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衣

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辟積無數,謂之唯裳。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云:“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衣
  • 場合:祭祀
  • 外觀:四角方正
  • 文獻記載:《荀子·哀公》等
古祭祀時所穿的禮服。《荀子·哀公》:“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葷。”註:“端衣玄裳,即朝玄端也,絻與冕同,鄭(玄)云:‘端者取其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