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話

禪話

《禪話》是200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懷瑾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獨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曾對古代社會的朝野人士,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產生了極為深廣的影響,使之與中國思想文化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研究禪宗的形成、發展和演化,探求它在各個時期的特點,也因此而成了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大課題。

本書由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寫,是一部介紹早期禪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甚便初學者閱讀。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將老古1994年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禪話
  • 作者南懷瑾 
  • ISBN:9787309032451
  • 頁數:173
  • 定價:14.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2
  • 裝幀:簡裝本
  • 字數:120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書評,

內容簡介

《禪話》是南懷瑾先生介紹中國禪宗早期人物和歷史的一本小書,主體是一則則公案,讀起來輕鬆愉快。但若把它僅僅看成是故事集,無疑辜負了作者的苦心。南先生著作此書,依據的是《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等常見禪宗史書,而多有闡述發明。特別是不局限於文字字面,專注參悟、擒拿前人書中未曾寫出的虛空留自,隨時會起疑情,處處都是話頭,為大家示範了何謂“好學深思”,應該如何讀書。先生在每則故事中不時加入的按語,或延伸解義,或指示修禪關鍵,讀者如有切實的工夫和經驗,感受和收穫也,自會大不同。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簡介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出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諸子百家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
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南懷瑾先生在台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裡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南懷瑾先生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著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近六十部作品,並曾譯成多國語言。
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內外各層次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 而南懷瑾先生融會東西精華、重整文化斷層的心愿,亦將永續傳承下去。
先生長期精研國學,讀書數十萬卷,於佛、道、佛皆有精深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諸學,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堪稱一代宗師,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聲望。

目錄

話頭
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大師
對我是誰人不識
面壁而坐 終日默然
為求真理而出家的少年學僧——神光
神光的斷臂
達摩禪
了不可得安心法
禪宗開始有衣法的傳承
達摩所傳的禪宗一悟便了嗎
達摩禪的二人與四行
僧曇琳序記雲
五度中毒 只履西歸
南北朝時代的中國禪與達摩禪
北魏齊梁之間佛學與佛教發展的大勢
齊梁之間中國的大乘禪
中國大乘禪的初期大師
南朝的奇人奇事——中國維摩禪大師傅大士
平實身世
照影頓悟
被誣入獄
捨己為人
名動朝野
帝廷論義
撒手還源
附:有關傅大士的傳記資料
還珠留書記
禪宗三祖其人其事
從禪宗四祖的傳記中追尋三祖的蹤跡
向居士與僧璨的形影
關於向居士與神光大師的短簡名書
僧璨大師的時代和歷史
《信心銘》的價值
達摩禪與二、三祖的疑案
二祖慧可與三祖僧璨
二祖晚年的混俗問題
有關二祖傳記的疑案
中國佛教原始的禪與禪宗四祖的風格
南北朝至隋唐間禪道的發展與影響
漢未有關習禪的初期發展史料
東晉以後有關習禪的史料與論評
禪宗四祖道信的篤實禪風
輕生死重去就的道信大師的風格
五祖弘忍大師
破頭山上的栽松老道
平凡的神奇充滿了初唐以前的禪門
隋唐以後盛傳的三世再生之說
道信大師與弘忍大師的授受祖位與其他
懶融宜人
隋唐間達摩禪的分布
破頭山與牛頭山
賺得百鳥銜花的懶融
善惡一心都可怕
在山的悟對和出山的行為
法融一系的禪道
詩境與禪話
吹布毛的啟發
老難為善
至聖獨照的雋語
法融一系的禪師索引表
馬祖不是媽祖
一段民間傳說的插曲
馬大師活用了教學法
一顆大明珠
獵到一個弓箭手
不離本行的獵手
又是一顆明珠
唐宋間與湖南有關的禪宗大德
南宗禪在唐初的茁壯
南行禪道落在江湖
奠基南宗的兩大柱石
行思禪師
初唐時期的文化大勢
唐國中國佛學的茁壯
一磚頭打出來的宗師
附錄
禪的幽默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書評

南先生的文章,粗粗讀過。有個觀點特別對,不要沉迷於佛教心口相傳的小故事,這只是引入法門,真正的佛法要義得讀佛經原文。很多人在那些禪宗故事中迷失方向,以為佛法是狹隘,或者以為這是佛法的全部,其實遠遠不是。
南師自許說此書是他真正寫過的一本書,而這本書的銷量與作者本意並不成正比,也就是沒有幾人真看他的這本書,說白了也沒有幾人能真看得明白這本書的含意與所要講的內容,因為此書是用古文寫成,當然也是把一些文學功底不好的人給擋在了門外,那可以讀的人又看明白了么,諸君可以自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