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

祚是一個漢字,讀作zuò,本意是指福,賜福,也指帝位,還指保佑。該文字在《國語》和《紅樓夢》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祚
  • 外文名:Zuo
  • 拼音:zuo
  • 部首:礻
  • 五筆輸入法:pytf
  • 筆畫數:9
  • 筆順編號:452431211
基本簡介,基本信息,音韻參考,漢字演變(圖片),漢字釋義,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常用詞語,古籍解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

基本簡介

基本信息

拼音:zuò
部首:礻
五筆輸入法:pytf
筆畫數:9
筆順編號:452431211

音韻參考

[廣 韻]:昨誤切,去11暮,zù,遇開一去模從
[平水韻]:去聲七遇
[粵 語]:zou6

漢字演變(圖片)

祚

漢字釋義

基本解釋

1、福,賜福:天祚。福祚。
2、皇位:祚命(賜予皇位)。
3、年:“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示,乍聲。
2、福;福運。
若能類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譽蕃育之祚。——《國語》
今當祚永運隆之日,太平無為之世。——《紅樓夢》
真主已出,隋祚不長。——《隋唐演義》
3、帝位。
往者王莽作逆,漢祚中缺。——《東都賦》
【動】
1、賜福。
天祚明德。——《左傳》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國語》
今吾兄嗣位未幾,輒思篡漢,皇天必不祚爾!——《全圖繡像三國演義》
其節㮣硠硠,致足傳者,其人必天生之以存灝氣而祚興朝也。——明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
又如:祚土(封賜土邑);祚命(上天賜福)。
2、保佑。
祚靈主以元吉。——《文選》
3、流傳。
傳祚萬世。——《晉書》

常用詞語

祚土、祚胤、祚命、中祚、祉祚、兆祚、遠祚、運祚、余祚、遺祚、業祚、延祚、薄祚寒門。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福也。從示乍聲。徂故切
〖注〗臣鉉等曰:凡祭必受胙,胙即福也。此字後人所加。 文四 新附

康熙字典

《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胙。福也,祿也,位也。《詩·大雅》永錫祚胤。註:祚,福祚。《左傳·宣三年》天祚明德。
又歲也。曹植《元會詩》初歲元祚。《晉書·王沉傳》彈琴詠典,以保年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