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鏡台

磨鏡台

磨鏡台位於中南重鎮衡陽南嶽衡山半山亭中心景區內,因中國南禪七祖懷讓以磨磚作鏡之舉頓悟江西馬祖道一故名。現在景區內保存有“祖源”石刻,為懷讓磨鏡之地,懷讓墓至今仍存,唐代宰相裴休親筆手寫“最勝輪塔”。磨鏡台人文薈萃,抗戰時期,周恩來、葉劍英在這裡舉辦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蔣介石亦七次在此舉行最高軍事會議。

基本介紹

簡介,著名景點,地理位置,歷史故事,宋美齡與磨鏡台,主要景點,發展動態,

簡介

磨鏡台是佛教禪宗南宗祖源,因唐代名僧、南禪七祖懷讓和江西馬祖道一和尚磨鏡鬥法的故事而聞名。磨鏡台上有馬祖庵,為道一在南嶽衡山創建的草庵。磨鏡台後有七祖塔,系懷讓墓。塔後為上山老路,路旁碑題“懷讓路”,有206級石蹬。附近有龍舒橋、觀音橋、麻姑橋、游泳池等遺蹟。登磨鏡台遠望,南嶽區景色盡收眼底,台旁古松盤桓,台前壑谷幽深,盛夏在此小憩,暑氣頓消。
磨鏡台磨鏡台
磨鏡台是中國著名的山中景區。20世紀30年代初就已被闢為國民政府達官貴人的別墅地段。景區東北有林蔭瀝青公路與半山亭平行連線,南有林蔭砂石公路通福嚴寺南台寺,從福嚴寺後西折,有公路直通西嶺。公路四方通連,旁邊還有一條石板游路捷徑直達天柱峰藏經殿南嶽賓館就設在此處,有七棟新式賓館樓房,全套現代化設備,床位300餘張,是南嶽衡山中一個避署勝地,每年省內外有許多重要會議都在此召開,還舉行過多次外事活動。

著名景點

福嚴寺南台寺、傳法院、磨鏡遺址、金剛舍利塔、最勝輪塔、麻姑仙境、靈芝泉、半山亭、玄都觀、半山三橋、鄴侯書院、紫竹林、穿岩詩林等。

地理位置

磨鏡台距衡陽南嶽區十四華里,和半山亭隔壑相望,在祝融峰南的燕子岩下。

歷史故事

磨鏡台是唐代南禪七祖懷讓磨鏡鬥法的地方。唐玄宗開元年間,禪宗北宗僧人道一,從四川來到南嶽衡山,選中這塊巨石北邊不遠的山崖,結廬為庵,坐禪於此。他對大震南宗宗風的懷讓和尚,更心存芥蒂,也不去登門拜訪,只顧自己打坐修禪。
磨鏡台磨鏡台
懷讓於唐玄宗先天元年,來到南嶽衡山,先在磨鏡台和半山亭之間的觀音庵聚徒說法,他把慧思禪師的遺址重新加以修飾,大力宣揚惠能的“頓悟法門”。從此南宗的宗風大振,炫耀於南嶽,宏揚于海外,道家羽流便逐漸衰落下來。
懷讓見觀音庵東北邊一草庵里的川僧道一和尚性情乖僻,著意要讓他歸附於門下,便私下決定親自出馬,收取道一,改變道一北宗修行方式。
一天,道一坐禪,懷讓傲然出現在道一對面,把惠能的梵語念了幾遍:“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念一遍,道一不理;念二遍,道一眨一下眼皮;念三遍,道一呼吸加快;念四遍,道一搖搖頭,表示不解。懷讓見道一略有觸動,但未瓜熟蒂落,便拂袖而去。
第二天,懷讓手拿一塊厚厚的磚。坐在道一打坐的對面,磨呀磨,磨得“嚓嚓”直響,道一被這響聲攪得煩死啦,他才生氣地問懷讓:“你還有個完沒有,你磨這石磚乾什麼?”懷讓好不容易叫道一開了金口,內心很是高興,答道:“磨作鏡!”道一聽了,覺得好笑,並強壓怒氣說:“磨磚豈能成鏡?”懷讓乘隙而入說:“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這一擲地有聲之語刺中要害。道一若有所悟,他覺得坐禪是北宗修行的唯一方法,難道南宗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於是,他向懷讓打了拱手說:“請問大師,如何才能成佛?”懷讓進一步誘導說:“譬如駕車,車子不行是打牛驅車,還是打車催行?”道一聽了,又有所悟似的,他微微點頭。懷讓見道一接受了南宗所謂“頓悟法門”,便向道一直接說教了:“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若是坐禪,禪是坐不出來的,若是坐佛,佛又沒有固定的神態,能坐得成么?用坐禪求得成佛,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磨鏡台磨鏡台
懷讓侃侃而談,道一洗耳恭聽,便跪在懷讓腳邊,心悅誠服拜懷讓為師。懷讓心滿意足了。這以後,道一搬進了觀音庵,在懷讓門下,一不持戒,二不坐禪,一切按照南宗的宗法行事,專修“我身即佛”。道一在懷讓啟迪下,歸順了南宗,懷讓這才讓他自創禪林宗派,讓他離開南嶽到江西立身說法,弘揚禪宗南宋學說,後來,扉下僧徒雲集,獲得江西馬祖的尊號。道一在南嶽創建的草庵,為後來臨濟宗僧人重建,命名馬祖庵,因為馬祖受法懷讓,故又名傳法院。內懸有“磚鏡重輝”的匾額。

宋美齡與磨鏡台

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雄峙於河中大地,而海拔六百多米的磨鏡台,群山環抱,綠蔭如蓋。夏日,衡陽、廣州 、南京、重慶、武漢等地氣溫達四十攝氏度以上,磨鏡台卻溫暖如春,只有二十度左右,是避暑消夏的勝地。蔣介石、宋美齡曾五到磨鏡台。
1943年2月18日,為了爭取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抗戰的支持和援助,受蔣介石之託,出訪北美,宣傳中國抗日的宋美齡,出席了美國國會為她舉辦的專題演講,發表了《戰爭與和平》的即席演說,最後,以磨鏡台的傳說結束了演講:“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國南嶽衡山地區,叫磨鏡台的傳說。一千餘年前,衡陽地區有一座古廟(即福嚴寺),廟中一位住持(即七祖懷讓和尚),天天在石頭上磨一塊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天,一個小和尚(指馬道一,與懷讓不同宗派)問他:‘住持師父,以磚磨石,究何為乎?’住持答道:‘余欲磨磚成鏡。’小和尚說:‘住持師父,磨磚成鏡,不可能也。’住持說:‘這與你整日念阿彌陀佛以求福祉是同樣不可能的。’這個故事講完了,我是說,我今日對貴參議院諸位參議員,以及旁聽席上的諸位女士與先生,願更進一言:吾人之諸領袖,倘無吾人全體積極協助,不能實現此種共同理想。此磨鏡台故事之教訓,乃諸君與余深切領會者也!……我們不但要有理想,而且應以實際行動實現此種理想!”參議員們都為宋美齡的真誠所感動,全體起立,掌聲雷動,磨鏡台的古老傳說,也隨著宋美齡的演講而蜚聲海內外。

主要景點

磨鏡台後有七祖塔,系懷讓墓。塔後為上山老路,路旁碑題“懷讓路”,路系天生蹬,又名天台閣,有二百零六級石蹬。附近有龍舒橋、觀音橋、麻姑橋、游泳池等遺蹟。

發展動態

1987年7月末,全國政協休假團一行30餘人(包括國民黨十二兵團司令黃維)下榻於南嶽磨鏡台賓館五號樓。
2012年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副主任、朱鎔基辦公室主任李炳軍在省委常委、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工委書記張文雄童名謙的陪同下視察南嶽衡山,李炳軍一行參觀了萬壽大鼎、忠烈祠祝融峰、磨鏡台、福嚴寺等景點。
2013年5月9日,韓國媒體、旅行商30多人組團來南嶽衡山考察踩線,考察團一行全面細緻地了解南嶽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考察了南嶽大廟忠烈祠、磨鏡台、福嚴寺南台寺祝融峰等景點。
2013年6月7日,由韓國圓光大學教授、國際文字造型藝術協會主席金世豪,國際文字造型藝術協會副會長金鐘健率領的20餘人韓國代表團來到南嶽福嚴寺,與我國書法名家、南嶽佛教界大師以筆墨會友,舉行“磨鏡台——衡山中韓書法論壇”以書法論道,共敘“翰墨情緣”。
2013年10月27日,湘鄂贛皖文化行來到衡陽,先後參觀了南嶽磨鏡台、福嚴寺南台寺湘西草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