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鷗

石鷗

石鷗教授出生於湖南省新寧縣,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系,1984年入西南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著名教學論專家張敷榮教授,1987年獲碩士學位;1990-1992年在德國留學。曾先後任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研究生處長、研究生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學教授,湖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指導教師,湖南師大211重點學科帶頭人及博士點負責人,湖南師範大學科研標兵。湖南省第一批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鷗
  • 出生地:湖南省新寧縣
  • 職業: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
  • 畢業院校湖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

人物生平

石鷗,男,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84年-1987年於西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著名教學論專家張敷榮教授。1990-1992年留學西德,1992年回國後任教於湖南師範大學,1996年聘為教授。曾擔任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湖南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湖南師範大學研究生處處長。2010年被聘為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成就

石鷗教授為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開設過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方面的多門課程。在教學工作中,石鷗教授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引導學生深入中國小了解和研究教育實踐情況,關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關注發生在學校的教育事件。注重改革教學方法,強調啟發學生參與,注重電影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突出教學互動、平等對話。其為本科生的課程有“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社會學”、“教學論”;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開設的課程有“現代教學論流派”、“教學病理學”、“中西文化與教學”、“課程與教學社會學專題研究”。所主持的“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病理學、教育基本理論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特別關注中國小教科書研究,推出的系列教科書研究成果引起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偏離的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不能遺忘的一段歷史--文革教科書研究”,湖南省教育廳課題; “傳承與創新--近代湖南鄉土教材對湖湘文化的影響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
石鷗教授獨立主持並完成研究課題30多項,包括教育部世行貸款項目《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之教育部重大課題分課題、教育部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點課題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部分課題成果被教育部等教育行政部門採納,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所主持的主要科研課題有: 1.中國小教學病理研究, 國家教委青年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文化同源國度的教材比較:新加坡中國小教材研究,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研究重點課題。 3.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預期目標偏離的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規劃項目。 4.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指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研究重點課題。 5.學校課程方案的形成與學生選課指導項目,《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之教育部重大課題之子項目。 6.高等學校運行模式及管理機制中的病理形狀及其診治對策 ,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世行貸款立項項目。 7、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研究、實驗與推廣)之分課題 。 8、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區域推進、分類指導的策略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9、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偏離的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10、不能遺忘的一段歷史--文革教科書研究,湖南省教育廳課題 11、傳承與創新--近代湖南鄉土教材對湖湘文化的影響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 此外,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等國內外高級別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數十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或部分轉載或被評論。
石鷗教授為省級優秀社會科學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近年來獲得主要獲獎及榮譽有: 1.“‘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整合建設”項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湖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排名第二,2001)。 2.“立足基礎教育,提高教育類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理論與實踐”項目獲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湖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主持,2004)。 3. “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2007)。 4.全國首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2007)。 5.《教學病理學》著作榮獲湖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獨著)。 6.《差距與超越??中美教育管理比較研究》被評為湖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7.《超越差距--中美基礎教育課程比較研究》被評為湖南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石鷗教授現任全國教育實驗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出版著作

石鷗教授出版學術著作11本,主編教材近30本(包括教育部審定的國家標準教材一套8本)。出版學術著作被多次書評並大量引用,引起較大學術反響。主要包括: 1.《教學別論》(獨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教學病理學》(獨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結構的力量》(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教育困境中的理性追求》(獨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5.《教學病理學基礎》(獨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6.《中國小課程與教學改革》(合著,第一作者)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課程改革中的若干問題》(合著,第一作者)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8.《百年中國教科書圖說(1897-1949)(1949-2009》(合著,第一作者),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9.《中國基礎教育60年》(合著,第一作者),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差距與超越??中美教育管理比較研究》(合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11.《新課程教學的設計與模式》,主編,海南出版社2003年 12.《國小課程改革》,主編,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 此外,還主編教育部審定的國家課程標準教材一套(8本),省級教材2套,及《教育學教程》《國小教學論》等教材近20餘本。《結構的力量--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理解與實施》及《中國小課程與教學改革》被評為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教育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