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拳

石頭拳,屬於少林門派“矮架子”,是流傳在江蘇和安徽的著名傳統拳種之一。源於三國魏文帝時期,盛於北朝宣武帝、孝明帝年間。此拳,風行於北方諸省,以山東、河南、河北較為普及。從唐肅宗時,開始由北向南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頭拳
  • 分類:傳統拳種
  • 地區:江蘇省,安徽省
  • 屬於:少林門派“矮架子”
起源,特點,

起源

民國初期,武術大師唐殿卿將石頭拳傳入江蘇和安徽。唐殿卿曾從三個回族師傅,所以特別喜愛回族傳人,如林顯明、林廣陵、石保明、艾玉恭、林仙福等;所收漢族徒弟有金一明、劉紹臣、楊恆壽、劉聲如、劉海龍、劉伯川、陳崑山、范世海、魏四、徐文全、劉襄國、林柏堅等,盡皆學有建樹,成為上個世紀揚州武術的中堅。在合肥所傳弟子中,成名的有楊友成、周志海、吳重光、李世清、宋武、余應生、王品先、劉敬明等人。安徽王品先再傳王明熙。唐殿卿在山東曾傳曦陽掌給師弟米傳宗。
唐殿卿在揚州所傳弟子郭粹亞著《石頭拳秘訣》一書,其弟子近代著名武術理論家金一明著有《石頭拳術》、《三十二式長拳》、《武當拳秘訣》等眾多著作,武術國際級裁判、揚州大學武術教授仇志剛著 《西涼掌》、《戳腳》二書。仇志剛系唐殿卿的再傳弟子田永庚的徒弟,田永庚之孫田金龍博士為當今太極拳一代宗師,創立太極拳“三搖三擺太極功法”。

特點

作為優秀的武術拳種之一,石頭拳,以剛健有力,樸實無華而著稱於眾。出拳、發拳、震腳,皆忌導氣,以氣摧力,內外結合。講究手、腿、眼、身、步。手法:單拳、雙拳、十字拳、魁星拳,單掌、雙掌、十字掌、花手掌。腿法:單腿、起腿、飛腿、提腿。眼法:神速、準確,手到眼到,手眼相合。身法:進、退、閃、展。步法:馬襠步、前弓後箭步、白鶴掠翅步等。拳械套路有:上石頭、下石頭、西涼掌曦陽掌)、六家式,單刀、戚門十三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