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坊村

百歲坊村

百歲坊村居於桐廬分水鎮西北部,是分水鎮四個中心村之一,距分水鎮13公里,區域面積14.22平方公里,全村總農戶860戶,總人口有2346人,現有土地1557畝、森林14783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歲坊村
  • 外文名稱:怡和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14.22平方公里
  • 人口:2346人
  • 方言:分水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基本概況,村名由來,經濟建設,村容村貌,領導班子,特色產品,

基本概況

2004年度由建設,定源,百聯,三個村合併為中心村,該村有23個生產組,分布在7個小自然村,中心村設立在百聯,2007年度工農業生產總值1億元,人均收入6919餘元,農戶主要經濟收入為蠶桑生產。現有蠶桑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95%以上,全年蠶種飼養張數已達3984餘張,總產蠶繭量達196.7噸。

村名由來

這個村喚作百歲坊。至於緣何叫“百歲坊”?倒有一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分水縣生仙外鄉諸睦村有一戶何姓人家,兒子何瑗與鄰村俞家姑娘已有婚聘。不料何瑗應徵入伍戰死沙場。為保全名聲,俞姑娘如約到何家與何瑗妹“拜堂成親”,姑嫂兩人始終相濡以沫謹守忠貞,不僅如此,兩人還將養蠶收入及部分田產變賣做善事,修水利、築道路,深得百姓讚頌。俞氏高壽度百歲乃去,鄉人為建“百歲坊”以志紀念,此後諸睦村改名為“百歲坊”村。

經濟建設

打造秀美鄉村是我們的夢想,也是村里人的夢想。村黨委書記如是說。通過村莊整理,建新拆舊,經濟補償等辦法推動自然村落整合和農居點縮減,促進人口集聚。充分挖掘村莊文化內涵,開發貼近自然的農業觀光體驗旅遊。如通過保護後溪,進行生態開發,拓展綠色休閒旅遊,結合村莊歷史上的聖旨碑·節孝坊、百歲坊紀念碑、百歲坊鳳凰石刻等開發文化旅遊。

村容村貌

百歲坊村完成了道路建設、“空心村”整治、“小流域”治理、宅基地整理、造地工程等工程建設項目。為保護環境,清潔家園,村成立了衛生領導小組,建立了“衛生監督,清潔小組”,現有清潔工4名,村級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變。
百歲坊村

領導班子

書記:張生華
副書記:葉岳華
村委主任:童火根
委員:李仕忠

特色產品

板栗和茶葉是分水鎮百歲坊村的特色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