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宮

白玉宮

白玉宮位於山西省陵川縣潞城鎮郊底村。該宮過殿前檐四柱均為方形抹角石柱,光滑明亮,似玉一般,故稱此宮為“白玉宮”。 此廟金代以前已建,金、明兩代及民國時期均有重修。占地27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進宮院中軸線上現存山門、三仙殿、正殿、後殿,兩側有垛樓、僧舍、廊房、耳殿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玉宮
  • 地理位置:山西省陵川縣潞滿城鎮郊底村
  • 占地面積:2750平方米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建築,歷史記載,

簡介

白玉宮,金大安至崇慶年間重修,後歷代均有修葺。共分三進院落,占地面積275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倒座戲台、過殿、正殿、東西配殿、東西配房等。 正殿為金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歇山頂,屋頂琉璃剪邊。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三椽栿對前搭牽通檐用三柱。前檐柱為方型抹角石柱。
戲台戲台

建築

白玉宮坐北朝南,共分三進院落。中軸線前是山門,山門下層為大門,上層是雕刻精美的舞台,兩側耳樓各三間,為民國年間增修。 . 中軸線一進院後為倒座戲台,面寬三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懸山頂。二進院為過殿,金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歇山頂,琉璃剪邊,灰色筒板瓦鋪制屋頂。斗栱為四鋪作,單抄單下昂,昂為琴面式,設補間斗栱,斗栱用材宏大。中軸線三進院後為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架椽,懸山式屋頂,脊為灰陶色,灰色筒板瓦鋪制屋頂。全廟共有房舍五十多間。
白玉宮,白玉宮,

歷史記載

白玉宮創建年代不詳,據宮內金崇慶元年(1212年)碑載,金大安至崇慶年間重修白玉宮,後歷代迭有修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殿宇;明永昌元年(1644年)創修正殿及東西耳殿;民國十年(1921年)增修山門、舞台及兩側耳樓;1997年,村民集資捐款補修過殿及正殿。 白玉宮整個院落呈長方形,四圍群山環繞,景色迷人。該宮過殿前檐四柱均為方形抹角石柱,光滑明亮,似玉一般,故稱此宮為“白玉宮”。
1997年,白玉宮被晉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西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