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法蘭西擷筆

留學法蘭西擷筆

《留學法蘭西擷筆》作者分文化、學子、感悟和情感四篇,記述了自己留學法國期間的學習、工作、交友及遊覽等各方面生活的點滴感受。感情細膩,語言表達細緻抒情,在我們閱讀作者生活情景的同時,也對法國的人文風情有了一定了解。讀者對象面向廣大讀者。

基本介紹

  • 書名:留學法蘭西擷筆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頁數:177頁
  • 開本:32
  • 作者:穆軍升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留學法蘭西擷筆》共分為文化篇、學子篇、情感篇、感悟篇共四篇,主要內容包括:法國看牙小記、行駛在暢通的街道上、法國郊外的婚禮、在法蘭西邂逅“恐怖”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篇文化篇
法國看牙小記
行駛在暢通的街道上
法國郊外的婚禮
在法蘭西邂逅“恐怖”
法國的藍天綠水與環保
永遠珍藏心底的異域“明信片”
經曆法國的“掃得”
參加法國同事的“喬遷新居”宴
吝嗇的法國“歡送宴”
我的一點奧運點火創意
第二篇學子篇
本報請學子擔任嘉賓主持
海外學子中的“香蕉”與“芒果”
感受法國家庭的溫暖
我與法文報紙交朋友
漫遊波爾多葡萄酒莊
與法國友人共度“音樂之夜”
初為“老外”師
與您攜手走過的日子
我在法國的中文教學趣事
我的一種牽掛
在法國下廚的日子
他們曾出現在本版報導中
第三篇情感篇
在法國“守歲”
在法國過“洋春節”
法國的“除夕”之夜
不惑為父
廠房、機器、煙囪與慈祥的父親
輪迴
心中的愧疚——寫給妻子和女兒如風
遠方的呼喚——寫給開封的母親
柏林的娘家人
異國的歲月如歌
特殊的約定
第四篇感悟篇
醫療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來自海外的聲音(我為兩會進一言)
面對路邊的病人
認真嚴謹的德國人
感悟“國貨”
在法國乘公車的日子
初到法國“窮游”記
初到法國“打車”記
我在法國給殘疾人當志願者
跨入不惑
最後的刀叉
後記

後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許許多多的事情過去後,就再不能回去啦。
所以當初的心悸和戰慄,如那划過長空的閃電,稍縱即逝,無影無蹤。還有很多能寫的東西,隨著時間的)中刷,現在已經無從動筆,只有作罷。我的耳畔仿佛出現了南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的高亢聲音: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序言

2013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節日。對國家而言,今年將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更將迎來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對我來說,也將交替在不惑與知天命的年歲。子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坐在書桌前,窗外儘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聲,轟轟隆隆,震耳欲聾,動人心魄。一道又一道五彩繽紛的焰火划過長空,留下一抹燦爛,照亮了憂戚的長空。在裊裊升騰的煙霧中,伴隨著辛苦一年盤踞在皺紋中的疲勞,更有洋溢著點點收穫綻放在眼角的微笑。呵,撕走了舊的一頁,翻開了新的篇章。這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的憧憬。人們正是在這一個又一個迎來送往中,慢慢使自己變老的同時,逐漸使自己完善,使自己成熟,使自己進步。
我留學期間,在法國波爾多度過了兩個平靜的春節。沒有鞭炮,沒有春聯,沒有拜年,沒有假日,沒有焦急的腳步聲,沒有急匆匆回家的人群攢動的壯觀場面。在平靜之中,我靜靜地欣賞到中國與歐洲國家的大不同。就像今天晚上,一股腦的鞭炮轟隆中,呈現的是熱鬧,閻家圍坐在桌子前,以“乾杯”兩個字,烘托內心的喜悅,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處。我俯下身來,趴在桌子前,把我在法國期間的那些片段,慢慢梳理思緒,用心去把它們串起來,使自己真實的一面呈現在世人面前,通過一些簡單語言的羅列,試圖展現一個毫無遮擋的靈魂。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刻意的裝扮,對發生在身邊的事物,進行樸素的描述和剖析。希望使東西方文化進行碰撞的同時,接受與包容,求同與存異,共生共存,相得益彰。在這種交融之中,讓自己的心靈與讀者的心靈零距離,共同去感悟、去思考、去回味,就像那一串又一串鞭炮聲中的心悸與衝動。
這也是我的一份收穫。
聽著窗欞外綿綿不絕的鞭炮聲,我想起了一位又一位在法國波爾多相識的國際友人。隆隆的鞭炮聲和著悠揚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伴奏之餘,以示我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