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綽永

田綽永(1903~1985.12.25) 萊西縣馬連莊鄉田家村人,曾山東省駐滬辦事處主任和山東省物資廳副廳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綽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85年12月25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公職,

人物簡介

田綽永(1903~1985.12.25) 萊西縣馬連莊鄉田家村人,曾山東省駐滬辦事處主任和山東省物資廳副廳長。

人物生平

1923年, 綽永於招遠縣道頭完全國小畢業後,回村任國小教員。
1925年8月,他與李厚生、董瑞生等人在本村國小成立了“萊陽縣少年同志社”,成員10多人。不久,又在田家村創辦起“萊陽縣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級國小”。該校教室、桌凳由村里籌集;資金靠學生繳學費(每人一吊銅錢);教師義務教學;學生由少年同志社社員介紹。後因國民黨萊陽縣教育局不予備案,不撥經費,不準其學生升學而停辦。
1928年,他到馬連莊國小任教,改“少年同志社”為“鄉村教育聯合會”,接著又改名“鄉村教育研究會”,並在馬連莊新法醫院辦起圖書館。此時,會員已發展到20多人,於“七·七”事變後停辦。
1933年綽永在北埠後國小任教時,由董瑞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中共招(遠)萊(陽)邊特支成立,分設兩個區委,綽永任萊陽邊區區委宣傳委員。不久,特支建立起19個農村支部,黨員發展到130多人,綽永帶領大家貼標語、撒傳單,從政治上揭露國民黨的腐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反對地主惡霸罰款、高利貸和重租稅剝削。
1934年2月,因叛徒出賣,中共萊陽中心縣委遭破壞。同月24日,國民黨萊陽“捕共隊”分兩路包圍了窪子村和顧家村,中共黨員劉蘭芳被捕遇害,白色恐怖籠罩了“邊區”。為保存革命力量,已暴露的黨員轉移外地,綽永留下,組織未暴露的黨員繼續堅持鬥爭。
1937年“七·七”事變後,綽康與地下黨員劉坦李維禎、顧雲生、李樹芬等人取得聯繫, 在馬連莊村豐泰成雜貨店召開會議, 成立了中共”招(遠)萊(陽)平(度)掖(縣)臨時委員會“(簡稱臨委會),綽永任書記,組織“民先”發動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1月,綽永參加了全縣在孫受召開的“民先”代表大會。會後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撤銷“臨委會”,成立了馬連莊區委,綽永任書記兼“民先”區隊部指導員。為了發動“民先”進行抗日宣傳,同時決定奪取馬連莊國小為活動基地。在取得國民黨馬連莊鎮鎮長董福臻的支持後,綽永接替了宮潤生的校長職務,並聘請董華民王培英顧成海、董庭菊、趙軒齋為教師,規定教師不拿工資,以沒收商販的日貨作為教學經費。這對培養學生的抗日救國思想、喚起民眾起了積極作用。正當學校辦得興旺的時候,原校長宮潤生串通南嵐鄉校校長周蜀西查封了馬連莊國小,將綽永毒打後關押在南嵐鄉校。 6月25日上午,師生代表30多人去南嵐鄉校交涉放人未成。 當晚,又有200多民眾繼續同周蜀西進行說理鬥爭。同進屈詞窮,答應第二天放人。但第二天仍無音信,於是中共地下黨組織起數千名民眾向南嵐鄉校請願,要求放人。周聞迅驚慌失措,忙派士兵堵截,又向國民黨萊陽縣黨部打電話,要求保全團出兵鎮壓這次請願。 鄉校打死民眾1人、 傷10人、 捕20人,後經地下黨多方營救,於1939年4月, 綽永等被捕民眾才獲釋

人物公職

綽永出獄後,任西海地委組織部部長。
解放戰爭中期,去華東局黨校學習後,任山東省生產部黨委副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綽永任山東省駐滬辦事處主任和山東省物資廳副廳長
1971年8月退休。
1985年12月25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