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學院

產業學院

產業學院是由水木創成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創e+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創辦者姜世雄先生提出並完善的一個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產生背景,主要內容,合作內容,建設管理,

產生背景

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傳統業務形成巨大的衝擊,企業不得不思考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最佳化企業內部結構”角度思考這個發展。
“雙創”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中國的高校對於“雙創”工作既重視,又存“疑”。“疑”的是創新創業離不開產業合作,高校如何獲得產業資源?如何通過校企合作實現教育的“再升級”?
企業需要拓展新資源,需要最佳化內部結構,需要拓展市場影響力;高校需要產業融合,需要進行教育轉型,需要優秀企業的合作。
“產業學院”的構想正是由此而來。

主要內容

1、具有產業覆蓋能力的實力企業向高校開放資源的合作;
2、通過產業資源對接,使得高校逐步改造專業教學及人才供應的過程;
3、企業通過與高校的合作擴展區域市場或資源的重要手段。
產業學院應該成為合作企業的:人才培訓中心、(區域)行銷中心以及研究中心。同時,它也應該成為合作高校的:產業研究基地、學生實踐/實習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業基地。
產業學院合作對於企業要求較高,企業需要具備三方面的特點才能進行此類的高校合作:
1.有一定的規模實力,並具備良好的發展趨勢及企業信譽;
2.其業務有一定的產業覆蓋能力,涉及多個產業、行業、專業分布,並形成集團化發展基礎;
3.重視企業人才戰略,並有意願向合作高校提供產業資源對接。
產業學院對於企業而言將會成為其人才(培訓)中心、行銷中心(基地)和研發中心。同時,它也應該成為合作高校的:產業研究基地、學生實踐/實習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業基地。

合作內容

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涉及到多個方面,在這裡我們以一個表格的形式來進行說明。
合作內容
高校
合作企業
產業經驗和專業教育融合
依據企業發展規劃,調整相關專業的教學計畫,圍繞著企業的業務設立課程,以此提高課程的實用型。
參與課程的開發工作,並提供必要的內部培訓。
社會實踐與業務發展融合
以企業發展需求為核心,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實習。
提供適合的項目、業務、實習崗位或交流、指導。
產業發展與專項研究融合
結合企業業務發展在相關領域進行專項研究,研究成果為雙方共享,可向相關主管部門申報研究經費。
為專題研究提供信息、數據、政策、崗位以及調研方面的支持,也可以依託高校的專家資源進行研究和交流。
人力資源與人才培養融合
基於企業方所提供的實習、就業崗位進行推薦服務,同時不斷修正人才培養的標準。
提供實習、實踐以及就業崗位,並對高校人才培養標準提供建議。
整體戰略與區域資源融合
憑藉自身在當地的豐富社會資源舉辦各類活動,提高民生金融在當地的知名度。
配合高校進行相關活動,獲得區域資源的合作以及業務發展。
品牌戰略與社會形象融合
引進產業資源合作,提升高校發展優勢。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形象,同時獲得優質人力資源,並打造社群發展的良好基礎。

建設管理

高校需要制定一個相對長期的產業學院發展規劃,同時水木創成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將為申請合作的高校提供統一的規劃範本,規劃中要將未來合作的專業門類、數量、人數規模等內容進行規劃,還會針對產業學院的課程改造或開發制定相應的長期計畫和目標。規劃中還可以針對師資派遣、課題研究、實習安排、內部培訓資源共享等內容進行補充。
校企雙方需要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來保證合作的有序進行。產業學院適合每半年或一年舉辦一次工作會議,會議確定未來一段時間重要工作計畫和任務目標,其後雙方指定具體負責人進行實施。會議的發起單位應該是產業學院管理委員會,水木創成網路科技作為管理委員會中的技術諮詢顧問提供後續的技術服務。
產業學院日常工作由管理委員會負責,通過日常工作以及外部活動逐步完善和推進產業學院的發展。同時,水木創成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為產業學院提供全面的產業學院建設和管理方案,幫助提升校企雙方合作以及內部管理的效率。
水木創成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回響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推廣及體系搭建的要求,致力於幫助高校搭建創新創業培育體系,通過校企共建特色類學院及專業使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升級,為此水木創成開發了“創e+”大學生創業平台。
“創e+”大學生創業平台以在校大學生創業為運營主線,整合創業教育資源,企業商品、項目資源和第三方服務資源,促成大學生通過理論實踐結合,提高綜合創業技能。通過“創e+”大學生創業平台所提供的豐富企業資源,高校可以依託自有教學資源、管理資源,實現校企的深度融合、共同建設,深入發掘校企一體化的辦學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