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官屯鄉

甘官屯鄉

冠縣甘官屯鄉東臨040省道,西靠102省道,堠碼路和桑甘路在鄉政府駐地交匯。全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通訊發達,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完善。總面積59.43平方公里,耕地3600公頃,轄3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4655人(2017年)。

冠縣甘官屯鄉總面積59.43平方公里,耕地3600公頃,轄3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4655人(2017年)。區位優勢明顯。東臨040省道,西靠102省道,堠碼路和桑甘路在鄉政府駐地交匯。全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通訊發達,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完善。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湧現出了永強鋼球、東方煅鋼、冠興機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冠興機電有限公司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和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官屯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東省聊城市冠縣
  • 下轄地區:3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635
  • 面積:59.43平方公里
  • 人口:4465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P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概況,農業發展,工業發展,計生工作,招商引資,婦聯工作,鄉村特色,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甘官屯鄉域辛莊以南4村在明清時期屬清淵鄉,1937年前屬第八區。其餘為堂邑縣柳林區,1956年歸入冠縣屬柳林區。1958年始置甘官屯鄉,同年秋分屬柳林、清水公社。1962年分屬柳林、清水區。1971年,由柳林區的甘官屯、布寨和清水區的連寨、王二莊4個小公社合併設甘官屯公社。1984年改稱甘官屯鄉。

行政區劃

甘官屯鄉下轄35個行政村:甘官屯村、佀莊村、趙郎寨村、岳莊村、張官寨村、東國寨村、西國寨村、梁村、前王二莊村、後王二莊村、前蠶姑廟村、後蠶姑廟村、大辛莊村、盧辛莊村、梅二莊村、東布寨村、中布寨村、西布寨村、東王信村、西王信村、前王二寨村、後王二寨村、劉貫莊村、連寨前村、連寨中村、連寨後村、東杏二莊村、西杏二莊村、許村、張八寨東村、張八寨中村、張八寨西村、鄧官屯村、七姓屯村、南野莊村。

經濟概況

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9.7億萬元,比上年增長22%。實現財政收入1245萬元,稅收822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2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
小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以提升小城鎮化水平為總抓手,實行市場化運作,全力建設以堠碼路、甘桑路交叉為中心的現代化特色小城鎮,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穩步推進小城鎮建設,共拆遷房屋8000平方米,新建樓房2萬平方米,修建排水設施1600餘米,道路兩側硬化綠化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新開營業超市店鋪200多家,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小城市化水平明顯提高。
甘官屯鄉甘官屯鄉
現代農業新格局呈現 通過鳳祥集團簽約“公司+農戶”的新型養殖模式,先後建成了5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年可出欄肉雞150萬隻。全鄉新上畜牧養殖場387個,畜牧養殖已成為該鄉的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億元,全年糧食作物總產31033噸;棉花總產639.59噸;瓜菜總產48949噸;奶類總產值3.2噸。新上冬暖式大棚200個,新發展露地菜5850畝,小麥良種繁育12000畝,林業育苗800餘畝,超額完成指令任務,栽植樹木10萬餘株。
民營經濟異軍突起 工業總產值38423萬元,實現利稅4730萬元。該鄉把發展民營企業作為富民強鄉的戰略舉措,立足實際制定完善的發展規劃,研究出台優惠政策,狠抓招商引資,實施重點帶動戰略,先後湧現出了一批龍頭企業。2009年全鄉協定利用外資4.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6個。

農業發展

農業資源豐富。年產優質梨4300萬斤,蘋果850萬斤,櫻桃、大棚杏等名優特水果20餘萬斤,是遠近聞名的水果大鄉。以鄧官屯村為中心的萬畝西瓜基地、以甘官屯村為中心的“魚藕並養”享譽四方。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鄉各類養殖專業戶6500餘戶,其中“海蘭灰”優質種雞孵化廠1處,年孵化雛雞300萬隻以上。以魯花系列花生和美國抗蟲棉為主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1.7萬畝,農產品加工潛力極大。

工業發展

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湧現出了永強鋼球、東方煅鋼、冠興機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冠興機電有限公司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和地區。制訂優惠政策搞好招商引資,投資2800萬元的冠縣華瀚軸承有限公司已建成投產;投資3400萬元的冠縣錦華針織和投資3200萬元的冠球軸承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全鄉形成了以鋼球磨製、軸承加工製造、冶煉、花生購銷加工等民營經濟群體。
甘官屯鄉甘官屯鄉
該基地創建於1996年,占地50畝,是經畜牧主管部門批准的大型獺兔養殖基地,主要從事獺兔品種推廣、繁育養殖,種兔供應回收業務。存欄正宗法系,美系雜交品種獺兔0.5萬隻,其中法系獺兔原產法國,是世界著名的良種獺兔,本兔體形大,頭呈方形,嘴巴平齊,耳朵短,前肩較寬與後臀幾乎等寬,全驅體似乎呈長方形,被毛濃密平齊,分布均勻,粗毛含量小,毛纖維長度為1.8~2.0厘米,手感非常好,深受皮張用戶的歡迎,法系獺兔的生長速度快,一百天可達2.5公斤,到了5個月體重可達到4公斤,特別優秀的可達6公斤,年出欄12萬隻,經過八年的發展,該基地已輻射德州、菏澤、邯鄲、泰安、河南省地區十幾個縣市區,擁有養殖戶1萬戶。
獺兔
該基地常年供應種兔,回收商品兔。與農戶簽訂供養回收契約,保底價每公斤10元回收商品獺兔,價格隨市場浮動,惠顧農戶利益。山東冠縣甘官屯鄉張東養殖場擁有穩定的外銷市場,與北京、河北大客戶簽訂回收兔皮,兔肉契約,產有基地,銷有市場,確保養殖戶養的起,賣的出。該基地擁有技術人員20名,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疾病防疫服務。獺兔皮用途廣泛,國際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兔肉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高賴氨酸、高消化、低脂肪、低膽固酸優點,被歐美國家稱為“美容肉”,兔肉有利於心腦血管類疾病防治功能。養殖獺兔市場前景廣,經濟效益好。

計生工作

甘官屯鄉為不斷適應新形勢下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需求,廣泛深入地開展計生優質服務“四到家”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甘官屯鄉甘官屯鄉
婚育政策宣傳到家。該鄉計生工作人員與村計生管理員及育齡婦女小組長定期進村入戶,把計畫生育宣傳資料發放到農戶,把“關愛女孩”、晚婚、晚育等政策知識及法律法規傳播到民眾當中,力求達到戶戶知曉,人人明白。
生殖保健隨訪到家。堅持常規隨訪與重點隨訪相結合的辦法,服務人員對使用藥具、產生、術後及不孕不育婦女,按時走訪,並指導她們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把溫暖送到了育齡民眾的心坎上。
健康查體服務到家。為了方便民眾,他們邀請衛生院大夫及鄉計生辦專業技術人員,由他們深入到各村莊,為民眾免費進行婦科檢查,提供各種諮詢服務,並為每個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及時進行診斷與治療。
獎勵政策落實到家。該鄉千方百計兌現落實各種計畫生育獎勵政策,對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費、二女結紮養老儲蓄金、特困家庭獎勵等及時傳送到民眾手中,並為他們開設“綠色通道”,在生產、發展等方面優先給予扶持,促其儘快走上致富之路。

招商引資

甘屯鄉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富民興鄉”的總抓手,採取政策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歸燕招商、能人招商等五項招商措施,力促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台階。2006年已新引進投資項目6個,協定投資4100萬元,已到位資金1700萬元。
甘官屯鄉甘官屯鄉
政策招商。該鄉規定,凡是到甘官屯鄉投資辦企業的客戶,鄉政府無償為投資者提供建廠用地,確保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光纜、通排水設施、平整廠區地面的“六通一平”政策的落實。同時無償為企業辦理各種手續。
親情招商。號召全鄉幹部民眾行動起來,為招商引資出力獻策。鄉政府為外出招商人員解決差旅費用。鄉機關幹部馬克元利用親情關係積極鼓動其在寶雞經商的叔叔馬慶貴回家鄉投資,馬慶貴了解到家鄉的優惠政策後,在該鄉工業園區投資500多萬元建起一處軸承加工廠,現已投產運行。
以商招商。該鄉通過召開客商投資企業廠長、經理座談會,讓他們發揮自身優勢招商。該鄉東方鍛鋼有限公司經理高其斌通過合作夥伴,引來湖北省黃石市鍛鋼廠資金300萬元,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
歸燕招商。甘官屯鄉在做好勞務輸出的同時,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把握商機,利用返鄉創業之機進行招商。後廟村農民張占海,1999年到河南洛陽打工,在招商政策的感召下,2006年初,他引薦洛陽市古城軸承廠廠長王曉亮,與甘官屯鄉政府簽訂了投資1000多萬元籌建洛冠軸承廠的協定。
能人招商。2005年,甘官屯鄉選拔了18位頭腦靈活、社交面廣、業務能力強的年輕幹部組成專業招商隊伍,分赴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已引進資金2800萬元。

婦聯工作

婦女撐起“半邊天”。冠縣甘官屯鄉婦聯為全面提高婦女的綜合素質和致富能力,念活婦女致富經,唱響婦女“致富曲”,積極協調鄉科協、農技、計生協會等部門,利用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對廣大婦女進行技術培訓,使全鄉80%以上的農村婦女基本掌握了一到兩門實用技術。該鄉婦聯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幫助婦女發展致富項目,使她們紛紛創辦適合自身的經濟項目,湧現了一批肯學習、講科學、勇於開拓的致富帶頭人和技術能手。同時,該鄉婦聯還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中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了村與村、戶與戶之間的科技致富競賽活動,在全鄉形成了婦女爭相科技致富的良好局面,使廣大婦女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甘官屯鄉鄉民在建設沼氣池甘官屯鄉鄉民在建設沼氣池

鄉村特色

一、沼氣點亮新生活
鄧官屯村家家戶戶都在進行沼氣池的建設,村支部書記孫漢增發揮帶頭作用,家裡已經使用上了沼氣。他介紹,一個沼氣池建設下來大概需要1700元左右,鄉里擔負1000元,村里負擔150元,如此優惠的條件使得全村650戶民眾積極報名加入生態家園的建設中來。農戶家廚房中是白色的瓷磚和乾淨的灶台。農民們不僅用沼氣做飯,還可以照明、取暖,沼渣、沼液還可以當成有機肥生產綠色產品。據測算,一口沼氣池年可節煤1.5噸,提供10噸左右的無公害肥料,不僅為農民增收節支,還美化了農村環境。
二、變廢為寶促增收
尋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台大型粉木機連線著十幾米長的傳送帶正在高速運轉。周圍堆滿了廢樹根、廢木枝,十幾名農民朋友正在忙著把這些廢木料放在傳送帶上,而傳送帶的另一頭則有幾名農民在給碎木屑裝袋。這裡是趙郎寨村支部書記王樹方建立的粉木屑加工廠。他說:這些廢木料堆放在路邊不利於環境的美化,當他得知它們還能再利用的時候,就下決心要辦這個廠子。廢木料加工成木屑後就成了高密度板的原材料,價值大大提高,每噸可以賣到400元左右。王樹方僱傭了村裡的十幾名閒散勞動力,每天還能帶動60多農戶為他提供廢木料。
甘官屯鄉甘官屯鄉
三、高唱“漁歌”奔富路
該鄉十分注重發展生態養殖項目,其中魚藕混養項目獲得了最大收益。一畝多的長方形魚塘里,水面上矗立著藕葉,水中則有千條鯰魚在遊動,到了餵食的時候,數千條魚一起露出水面,爭搶食物,攪得水波蕩漾,場面甚為壯觀。到中秋時節,魚就可以上市,而到春節前,藕便又獲得了豐收。後廟村村民王清明算了一筆賬:平均每畝水面投資1.2萬元,年生產鯰魚1200公斤,收入5000元;收穫鮮藕3000公斤,收入9000元,每年都可收回成本並實現贏利。全鄉有200多戶農民發展了魚藕混養項目,魚塘達到了300多畝。

地圖信息

地址:聊城市冠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