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人喪德

玩人喪德

大約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滅商紂王之後,威德廣被四海。西方有蠻夷之邦進貢了一頭獒犬,高四尺有餘,能曉解人意,威猛而善於和人搏鬥,與當時中原之犬大不相同。當時任太保的召公奭,擔心武王會因喜好此犬而荒廢政事,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篇文章就記載於《尚書·周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玩人喪德
  • 出處:《尚書·旅獒》
  • 原文:“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 釋義: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基本信息,典故,

基本信息

【名稱】玩人喪德
【拼音】wán rén sàng dé
【解釋】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太過迷戀於他人,最終會失去做人的道德。
【出處】《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事例】請不要乾~的事情。

典故

這裡說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隨意狎侮與戲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於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於不能自拔。召公奭認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會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勞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統治地位也就很難維繫了。至於玩物,君主將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花費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裡還有心思過問政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