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副教授)

王春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副教授)

王春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源與信息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有機地球化學,主持完成或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春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4.01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籍貫:內蒙古寧城
  • 研究領域:有機地球化學
  • 職稱:副教授
  • 工作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6年7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系。
1991、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分別獲地球化學理學碩士、博士學位。
1986—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工作,曾兼任所長業務秘書,研究室黨支部書記。
1994年在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澳大利亞CSIRO能源所進行短期合作研究。
1996—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1998年至 今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源與信息學院任教,副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為有機地球化學。

主要貢獻

1. 王春江、夏燕青,1995,吐哈盆地侏羅系煤岩中脫A環芳香三萜烴類的檢出及其成因,沉積學報,增刊
2. 王春江、夏燕青,羅斌傑,1997,低成熟階段煤可溶有機質的熱縮聚作用,科學通報, 42(6)
3. 王春江、夏燕青,張中寧等,1997,吐哈盆地侏羅系煤系有機質中支鏈烷烴的化學結構及地球化學意義,地球化學, 26(1)
4. 王春江、王有孝,羅斌傑等,民和盆地中下侏羅統煤—油頁岩層系生油特徵,沉積學報,1997,15(1)
5. 王春江、傅家謨,盛國英等,1998,吐哈盆地侏羅系煤成液態烴生成演化的熱模擬實驗研究,地質學報, 72(3)
6. 王春江,1999,關於煤成油形成演化階段及有關問題的討論,地質論評, 45(4)。
7. 王春江、傅家謨,盛國英等,2000,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類化合物的地球化學屬性與套用,科學通報, 45(13)。
8. 羅斌傑、王春江,董成默等,1995,朝鮮安州盆地原油地球化學特徵,石油學報, 16(4)。
9. 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1998,二苯並噻吩和二苯並呋喃的成因模擬,科學通報, 43(15)。
10.夏燕青、王春江,孟仟祥等,1999,聯苯系列化合物與苯並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機制,中國科學, 2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