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江濤(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客座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牛江濤,男,經濟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江濤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經濟學
  • 任職院校: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社會兼職,研究領域,教育教學,學術成果,科研項目,學術專著,教材,期刊論文,獲獎榮譽,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畢業於中國吉林大學。本科:主修經濟學;碩士研究生:主修財政、金融;博士研究生:主修巨觀經濟管理;1984年在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進修,並獲其頒發《一般項目投資分析》畢業證書。在吉林大學獲經濟學學士(1982),經濟學碩士(1988),經濟學博士(1993)。

工作經歷

1982—1993年,任教於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出任助教、講師、副教授、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巨觀經濟管理教研究主任。1993—2005年出任過中國南方保利集團公司下屬廣州保利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鈞華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加拿大瑞楓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主要從事外匯、期貨、期指、證券等投資操作與管理。同時1993-2006年,一直為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2006年至現在被華南理工大學聘請為客作教授。

社會兼職

加拿大瑞楓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做為《中國證券年鑑》1995年,1998年版的特邀經濟顧問,擁有其正式頒發的聘書。

研究領域

金融理論證券投資貨幣政策金融衍生品投資與理論、外匯期貨期指、證券等投資操作與管理

教育教學

主授課程
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與投資》、《投資理論與投資操作》、《中央銀行學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國家級科研項目:
(1)獨立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基金“七五”資助科研課題項目(1.5萬元)。出版學術專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家計畫指導新論》(1993年)。此書受到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衛興華、鐘契夫、陳吉元、袁文平、張偉達等人的好評。
(2)獨立獲得國家教委社會青年基金“七五”資助科研課題項目(0.8萬元),根據國家教委建議,形成為內部參考著作<東歐市場經濟理論研究>,上報國家教委。
(3)獨立獲得國家教委社科基金“八五”資助科研課題項目(1.2萬元),《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均衡與非均衡》,後因離開吉大,未能完成,交由於光中教授代而完成。
(4)參加張偉達教授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七五”研究課題(其中撰寫10萬字),出版學術著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論》。
(5)參加關夢覺、潘石教授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七五”項目(其中撰寫2萬字),出版學術著作《當代中國私營經濟研究》(1991年)。
(6)參加國家教委“七五”社科重點項目研究,撰寫《中西方巨觀調控比較》(1萬字),衛興華主編《回顧、探索、選擇》(1991)。
(7)參加國家教委高校“七五”社科重點項目研究,衛興華主編《治理整頓與深化改革》,撰寫《對指導性計畫的考察》(1萬字,1991年)。
(8)參加國家教委“八五”社科重點項目研究,衛興華主編《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活力與發展》,撰寫《指導性計畫運行模式構》(1萬字左右1992年)。
(9)參加國家教委高校“八五”社科基金項目研究,衛興華主編社會主義市場理論與實踐叢書,撰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計畫指導新論》2萬字(1994)。

學術專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家計畫指導新論》1993年12月吉林大學出版社, 該著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七五”青年科研基金項目
合著:
1、《當代中國私營經濟研究》1991年11月山西經濟出版社出版,該著是中國國家教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現代西方市場經濟運作與借鑑》1993年11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著是在攻讀博士學位過程中與同學李曉博士合著的成果。
3、《東歐經濟改革理論研究與評論》項目負責人,該著是中國國家教委青年社科基金項目,是與同學耿剛博士合著的成果,學術研究成果於1992年6月上報中國國家教委.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論》1993年5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該著是中國國家教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是與導師張維達教授及兩位同學共同合著的成果.

教材

主編教材:《市場經濟巨觀管理概論》(1995年6月吉林大學出版社),該書為吉林大學<七五>規劃經濟管理重點系列教材;副主編教材《財政與金融》(1990年5月吉林大學出版社),該教材獲吉林省財政學會1992年“優秀財政理論成果”二等獎。

期刊論文

曾在<<經濟學動態>>(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經濟學家劉詩白、肖灼基主編,西南財大學術刊物)、<<教學與研究>>(國家教委委託中國人大主辦學術刊物)、<<中國經濟問題>>(廈門大學學術刊物)、<<經濟學周報>>(中國社科院)、<<光明日報>>、<<社會科學戰線>>(吉林省社科院)、<<中國證券年鑑>>(新華社主編1995中文版與1996英文版)、<<經濟縱橫>>(吉林省,全國經濟理論核心期刊)、<<理論探索>>、<<計畫經濟研究>>(國家計委)、<<社會科學輯刊>>(遼寧省社科院)、<<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信息時報>>、<<粵港信息日報>>、<<廣州日報>>、<<東北亞論壇>>、<<資本論與當代經濟>>、<<長白學刊>>、<<吉林日報>>、<<長春日報>>等國家及地方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
1、 <關於制定和建立我國預算法的幾點看法>,刊於《財政研究資料》1989年1月第10頁。該刊於是財政部主辦的內部學術刊物。
2、 <中西方巨觀調控比較—評經濟運行“趨同論”>,刊於《經濟學家》1989年月第58頁。該刊物是中國西南財經大學刊物,主編由中國著名經濟學劉詩白教授,北京大學肖灼基教授出任。
3、 <中西方巨觀調控比較>,刊於《經濟學動態》1990年1月第26頁。該刊物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刊物。
4、 <過渡時期巨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類型選擇>,刊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6月第44頁。該刊是吉林大學主辦全國高等院校重點社會科學刊物。
5、 <信用資金運動總公式重探>,刊於《教學與研究》1991年1月第76頁。該刊是中國國家教委委託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
6、 <中國指導性計畫實踐考察與理論思考>,刊於《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2月第8頁。該刊是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全國重點社科刊物。該文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國民經濟計畫與管理》1991年第10期。
7、 <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結合深化物資流通體制改革>,刊於《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3月第54頁。該刊是遼寧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科刊物。
8、 <馬克思經濟運行理論概觀與本質分析>,刊於《理論探討》1991年6月11頁。該刊是黑龍江省委黨校主辦的全國重點理論研究刊物。該文全文轉載於1991年12月第17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政治經濟學》.
9、 <中國與西方國家指導性計畫比較—兼論我國指導性計畫選擇>,刊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3月第39頁
10、 <指導性計畫運行模式重構及其巨觀調控>,刊於《計畫經濟研究》1992年3月第29頁。該刊是中國國家計委主辦的學術刊物。
11、 <指導性計畫運行模式重構>,刊於《經濟學家》1992年4月第38頁
12、 <西方已開發國家有巨觀管理的市場經濟類型及共同特徵>,刊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增刊第14頁
1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與運行機制的若干思考>,刊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1月第19頁。該文全文轉載於《國民經濟計畫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年3月第35頁
14、 <中西方“信用創造”理論比較及我國貨幣政策的選擇>,刊於1993年2月《社會科學戰線》第75頁.
15、 <日本官廳主導下的市場經濟運作及啟示>,刊於《東北亞論壇》1993年2月第25頁。該刊是中國唯一東北亞經濟研究的重點學術刊物。
16、 <西德“社會市場經濟”運作及啟示>,刊於《資本論與當代經濟》1993年3月第37頁。該刊是吉林財務大學,中國稅務總局主辦的重點學術刊物。中國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
17、 <美國“自由企業制度”運作與借鑑>,刊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4月第43頁
1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財政金融調控>,刊於《理論探討》1993年5月第57頁
1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家計畫指導新論>,刊於《中國經濟問題》1994年1期。該刊是中國廈門大學主辦全國重點學術刊物。
20、1987年8月22日《經濟學周報》第五版—<注意積累與消費比例關係形成過程中的新變化>。該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報紙。
21、1986年7月6日《經濟學周報》第六版—<如何理解財政赤字>
22、1990年6月2日《光明日報》第三版—<淺談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該刊是中國政府主辦的唯一中國知識份子報刊。
23、1993年3月16日《光明日報》第四版—<簡議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的對接>
24、1993年10月25日《信息時報》第三版。該刊由廣州主辦國內外發行的報刊。—<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25、1993年10月6日《信息時報》第三版—<美國紐約股市和SP500走勢>。
26、1992年12月6日《粵港信息時報》第七版。該刊由廣東省主辦,國內發行的報刊。
—<粵、瀘,京三種模式並駕齊驅—中國期貨市場俯瞰及巨觀調整對策>(上)
27、1993年12月13日《粵港信息時報》第七版--<控制規模健全法規—中國期貨市場俯瞰及巨觀調整對策>(下)
28、1993年3月16日《光明日報》第四版—<簡議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的對接>
29、中國高等大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四次會議入選論文,中國國家教委“七五”重點科研項目。《全民所有制的活力與發展》1992年8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四部分“有計畫商品經濟的運行機制”之八〈指導性計畫運行模式重構〉第288頁
30、中國高等大學社會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6次會議入選論文,中國國家教“七五”重點科研項目:《治理整頓與深化改革》1991年10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四部分“計畫與市場”之八<對指導性計畫的考察>第286頁
31、中國高等社會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七次會議入選論文計畫與市場中國國家教“八五”重點科研項目: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叢書《回顧、探索、選擇》(1994—1989)1991年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八部分〈借鑑、比較與挑戰〉“中西方巨觀調控比較” 第493頁
32、中國高校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討論會觀點綜述刊於《教學與研究》1992年第1期。
33、中國高校社會主義理論實踐研討會第六次會議觀點要點、刊於《經濟學動態》1991年第12期。
34、<關於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刊於《經濟縱橫》1990年3月第26頁。
35、<正確認識指導性計畫的科學內涵和有效實施指導性計畫>,刊於《經濟縱橫》1990年11月第41頁。
36、<科爾內IIB模式透視>,刊於《經濟縱橫》1991年1月第22頁。
37、<股份制未必是最佳選擇>,刊於《經濟縱橫》1991年10月第55頁
38、<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六次會議綜述,刊於《經濟縱橫》1991年12月第12頁
39、<社會主義市場理論的有益探索>以“江犁”筆名刊於《經濟縱橫》1991年度第一期
4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比較>,刊於《經濟縱橫》1992年12月第1頁
41、<中國期貨:發展中的市場模式及巨觀調控>, 刊於《經濟縱橫》1994年第4期第25頁
42、<期貨市場發展戰略及運行機制的思考>—— 刊於《中國證券年鑑》1995年中文版第37頁 ,此年鑑由新華社主編,對國外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
43、<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Futures Markets>——刊於《China Securities Year Book》1996年英文版第56頁 此英文版中國證券年鑑由新華社主編
44、<工資、物價、國家財力關係淺談>,刊於《長白學刊》1987年4月第34頁。該刊是吉林省委黨校主辦理論性刊物,發行全國。。
45、<試論“八五”期間改革規劃的基本思路> ,刊於《新長征》1990年7月第25頁。該刊是吉林省委宣傳部主辦,發行全國。
46、<指導性計畫的科學內涵及基礎特徵>,刊於《長白學刊》1991年4第31頁。
47、<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的活力的機制思考>,刊於《學理論》1991年12月第20頁
48、<計畫與市場:幾組邏輯關係的深層思考>,刊於《長白學刊》1992年3月第29頁
全文轉載於《國民經濟計畫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7月第45頁
49、<六種具體結合方式論—關於計畫與市場結合關係的初步探討>,刊於《學理論》1992年4月第38頁。該刊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委黨校主辦,發行全國。
50、<社會化生產中的計畫與市場>,以江犁筆名刊於《學理論》92年6月第24頁
51、<論“信用中介與信用創造”的辯證關係>,刊於《長白學刊》1992年第3期
53、<法國指導性計畫的市場經濟運作及其啟示>,刊於《長白學刊》1998年2月第84頁
中國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
54、<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難點與思路>,刊於《新長征》1993年3月 第19頁
55、1990年2月26日 《廣州日報》第七版——<中西方巨觀調控之比較>
56、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運作與啟示”, 刊於《學理論》1993年5月第3頁
57、<基本建設投資要重視巨觀經濟可行性研究>,刊於《吉林投資研究》1982年6月第36頁
58、<有效的運用考試槓桿提高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刊於《高教研究與實踐》1987年1月第34頁
59、<匈牙利金融領域的改革>(日)森田 ( 譯文),刊於《吉林金融研究》1990年2月第72頁
60、<區域經濟結構調整中增量調節與節量調節的利與弊>,刊於《吉林金融研究》1990年5月第51頁
61、<深化物資流通體制改革的思考>,刊於《吉林物資流通》1990年5月第9頁
62、<正確認識商品經濟中的“稅收轉嫁”的現象>,刊於《吉林財經研究》1991年4月第40頁
63、<穩定通貨與穩定物價淺議>,刊於《銀行理論與實踐》1991年6月第13頁
64、<西德“社會市場經濟”中貨幣政策運作及其啟示>,刊於《吉林金融研究》1993年5月第53頁
65、1991年7月17日 《長春日報》第三版——<近年居民儲蓄為何持續增長?>
66、1992年12月20日 《吉林日報》第三版——<要借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學>
67、1993年7月8日 《吉林日報》第六版——<市場經濟有效運作呼喚法制經濟>
68、1990年4月18日 《吉林日報》第三版——<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準—兼談增量調整與存量調整>
69、1993年2月11日 《長春日報》第六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難點與改革思路>
70、1993年11月16日 《廣東求職報》第五版——經濟學博士一席談(專訪)
71、〈中西方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比較〉,刊於《經濟學動態》2007年11月期,第46頁。
72、《重在特色,切忌打造“金融超市”》—對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訪談,發表在《南方日報》2008年.4月.9日C2版。

獲獎榮譽

1、《淺談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論文(發表於《光明日報》1990年6月2日第三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科學年鑑經濟學優秀文章三等獎。
2、《指導性計畫運行模式重構》論文(發表於<經濟學家>1990年第4期),獲《光明日報》與中國計畫學會主辦中國改革與發展戰略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3、《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的機制思考》論文(發表於《學理論》1991年12期),獲中共中央宣傳部組辦全國省級政治理論刊物優秀文章三等獎。
4、《關於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論文(發表於《經濟縱橫》1990年第3期) 、獲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頒發的優秀成果三等獎。
5、《財政與金融》教材(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獲吉林省財政學會頒發優秀財政理論成果二等獎。
6、獲一九九二年度吉林大學首批日本世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勵基金,1000美金.
7、《工資、物價、國家財力關係淺議》論文(發表於《長白學刊》1987年第4期,獲吉林大學文科優秀論文三等獎。
8、《淺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等五篇論文,獲吉林大學研究生院1991年第五屆“精英杯”徵文大獎賽一等獎。
9、《中國指導性計畫實踐考察與理論思考》等七篇論文,獲吉林大學研究生院1992年度第六屆“精英杯”徵文大獎賽一等獎。
10、《中國與西方國家指導性計畫比較》等十三篇論文,獲吉林大學研究生院1993年度第七屆“精英杯”徵文大獎賽特等獎。
11、《計畫與市場:幾組邏輯關係的深層思考》等三篇論文,獲吉林大學1992年度“五、四”青春大獎賽特等獎。
1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與運行機制的若干思考》等五篇論文,獲吉林大學1993年度“五、四”青春大獎賽優秀論文一等獎。
13、《信用資金運動總公式重探》等四篇論文,獲吉林大學1991年度博士研究生課外成果競賽,論文類一等獎。
14、獲吉林大學1988-1989年度優秀教學質量二等獎。
15、獲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87年度社會實踐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