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岩

父子岩

桂林父子岩在距市中心約8千米的灕江與相思江匯流處。一山臨江,山下有洞,高約8米,寬約4米,深約20米,面積約100平方米。洞中有大小乳石各一,酷似人像,小的如兒童端坐南壁,大的似父親。相傳父子是造船技術能手,不願受官府壓迫遁入山中,久而化為石。這一帶田園似錦,風光如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父子岩
  • 地理位置灕江與相思江匯流處
  • 占地面積:不詳
  • 開放時間:不詳
  • 類型岩溶地貌
父子岩簡介,父子岩形成,

父子岩簡介

父子岩在灕江和相思江邊的匯流處是鬍子岩,又稱父子岩。這裡孤峰兀立江邊,山中有個上下兩層的岩洞。相傳古代有父子二人均是造船能手。他們在饑荒之年被將糧食收刮一空的財主逼去造船,用以運糧到合浦換珍珠。父子拒不從命,躲在這岩洞時寧願餓死。後人為紀念他們而稱此洞為父子洞。

父子岩形成

桂林地區屬岩溶地貌,據地質研究,大約在三億多年前,桂林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由於地殼運動,海沉積的石灰岩上升為陸地,後經風化溶蝕,形成了神姿仙態的峰林,幽深瑰麗的溶洞和神秘莫測的地下河。這些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與景象萬千的灕江及其周圍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所以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也有了如今的父子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