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鄉

熱水鄉

熱水鄉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總面積為606萬畝,人口0.3萬,東與果洛州瑪多縣相鄰,東南與海南州興海縣接壤,為海西州都蘭縣所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熱水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
  • 電話區號:0977
  • 地理位置:縣境東部
  • 面積:606萬畝
  • 人口:0.3萬
  • 車牌代碼:青H
  • 總面積:606萬畝
  • 年均溫:2.7℃
  • 年降水量:179.1毫米
地理氣候,行政區劃,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被狀況,動物資源,經濟概況,社會事業,著名景觀,

地理氣候

熱水鄉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隅,屬青海省都蘭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全境可分為汗布達山區和柴達木盆地平原兩種地貌類型。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境內有沙柳河、托索河、察汗烏蘇河等大小河流40多條。屬高原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均溫2.7℃,年降水量179.1毫米。
熱水鄉熱水鄉
熱水鄉深居內陸,地處高原。按地理區域劃分,屬青南牧業區與環湖農牧區中柴達木盆地乾旱農牧業副區之範疇。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57公里,總面積為606萬畝,其中草場面積454.54萬畝,飼草飼料地4346畝。

行政區劃

熱水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3%,還有漢、蒙古等民族,面積0.4萬平方千米。轄賽什堂、扎麻日、智尕日3個牧委會。1950年建日安鄉,1958年、1960年先後改為上游、熱水公社,1984年改為熱水鄉。

地形地貌

熱水鄉地貌類型大致可分為山地和灘地兩大部分,主要以山地地形為主。整個地勢呈由南向北,由東向西的傾斜。
山地地形以崑崙山支脈為主,呈東西走向,海拔3500—5000米。特徵是地勢高峻,氣候惡劣,不少山峰常年積雪,降水比平地多。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和高寒草原為主要類型。分布少量的是耐寒中藥材以及石羊、雪雞、麝、馬鹿等野生動物。

氣候特點

熱水鄉屬溫帶荒漠區,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具有以下特點。
1、少雨乾燥,蒸發強烈。境內年降水量37.9—296毫米,6—8月份三個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7—66%。由於地形的影響,地區間分布極不平衡,基本上是由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方遞增,由西北向東南增多。
2、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全鄉多年平均氣溫為3.8℃,日照時數在2964—3253小時,年總輻射是158—177千卡/厘米,年日照時數長,輻射強,加之降雨量集中在6—8月,雨熱季的氣候條件有利於牧草及藥材的生長。
3、夏涼冬寒,無霜期短。冬季寒冷長達五個月,最低氣溫為-28.5℃,多在12月至6月份出現。
4、大風天氣多,且集中於春季。年平均大風日數為20—52天,平均為43天。3—5月的三個月為風季。年平均風速為3.5米/秒,最大風速25.6米/秒,大風帶來了大量沙土、沙塵,造成空氣混濁。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熱水境內河流較少,水資源缺乏。自東向西只有察汗烏蘇河流經鄉域,另有幾條支流和時令河。這些大小河均起原於南部崑崙山高山地帶。

土地資源

全鄉總占地面積為606萬畝,其中草場面積454.54萬畝,飼草飼料地4300畝,其餘均為石山、河流、沙地及鄉村工交用地。由於盆地乾旱氣候的影響,全鄉土壤層簿,質地粗礫,有機質含量低,生草層發展較差,局部地層富有鹽分。

植被狀況

熱水植被的特點是:由東向西逐步變稀。一般規律是:熱量條件較好的草場植株高,而熱量條件差的草場,草場植株矮小。水分條件影響草場植株的密度,降水量小的草場,植株稀疏,隨著降水量的增多,草場植株也趨於稠密。在溫度較高而降水量少或溫度很低而降水量較多這樣的水熱條件不相協調的草場,則形成低產草場,如乾荒漠類草場和高寒草甸草場。

動物資源

熱水鄉地域遼闊,地形複雜,境內有丘陵、灘地、湖泊、河流、大面積的天然草場,為各種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除飼養著馬、牛、綿羊、山羊、駱駝、雞等家畜、家禽外,還有許多野生動物資源。

經濟概況

熱水鄉是都蘭縣主要牧區鄉之一。全鄉轄3個行政村、16個牧業社。總人口3787人,870個勞動力,包括漢、藏、蒙、回等民族。非農業人口1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出生率控制在14‰以內。
2007年農牧業生產總值為917.3萬元,2007年人均純收入2548.17元,全鄉糧油總產量347.22噸,糧食單產300公斤。

社會事業

“兩基”教育工作在完成責任目標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加強,2007年全鄉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率分別達到了99.3%和98.6%,鞏固率均達到了95.8%,全面落實了“兩免一補”優惠政策。繼續落實“少生快富”和“獎勵扶助”兩項制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穩步推進,婦女兒童權利得到進一步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新型合作醫療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參合率達到96%以上,有效地防範了農牧民因病返貧的問題。全鄉現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3處。設有民族完全國小1處,教學點4處。

著名景觀

熱水吐蕃墓葬群位於都蘭縣察汗烏蘇東南約10公里的熱水鄉,屬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蕃墓葬,共有墓葬200餘座,其中最大的墓葬坐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熱水大山,面臨察汗烏蘇河,高出地面約30多米,遠望猶如城闕一般雄偉壯觀。這座墓葬封土堆高11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墓堆下還有3層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每層高約1米,寬3米,其上是泥石混凝夯層,以及砂石夯層和夯土層組合而成的墓牆。墓冢從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計有9層之多,一律為粗細一般的柏木。這種封土堆構築形式和風格,為我國以往考古發掘中所僅見。  墓冢從封土堆頂部往下約6米處,是一座長方形的動物陪葬墓,墓葬四周用石塊圈砌而成,墓口以上棚有大型柏木數根,墓內有動物骨架若干,計有牛、馬、羊、狗、鹿等70多個動物屍體。約9米處,有一座十字形陪墓葬,陪葬墓南北長21米,東西寬18.5米,由墓門、照壁、東室、西室、中室、南室等組成,各室均有開門,並有迴廊相連。中室為木棺室,其餘各室均為石室。其中,東室葬有許多獸骨,西室儲有大量獸骨,中室和南室出土有大量的毛、絲織物,以及各類木結構物品。在迴廊中也挖出大量的木件,以及絲、毛殘片,可見隨葬品之豐富。在眾多的隨葬品中,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牘、彩繪木片,以及金飾、木碗、木碟、木鳥獸和大量絢麗多彩的絲綢遺物。這些絲綢遺物質地良好,圖案清晰,花紋艷麗,色澤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物。絲綢品種有綿、綾、絹、刺繡等。圖案有各種奇花異草、珍禽異獸、車馬人物等。其中佛像、人物射獵、西域人圖像、織錦襪等是我國第一次發現的珍品。糧食陪葬品只有顯貴墓中才有發現。
墓葬群墓葬群
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在都蘭縣熱水鄉進行古代文化調查時,意外發現此處古墓群,這些墓葬依山傍水,地勢險要,距都蘭縣城30公里。這一墓葬群的發掘,對研究吐蕃文明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對藏族族源的探討均有重要價值,被文化部認定為我國1983年六大重要發現之一。90年代考古發掘中又有新的成果,成為1996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