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燜子

煙臺燜子

煙臺燜子是山東煙臺著名的傳統小吃,用粗製地瓜澱粉做原料,將澱粉加水加熱打凍,將凍切成小塊,用鍋煎到外邊成焦狀顏色由白變透明,並佐以蝦油、芝麻醬、蒜汁等調料上桌即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臺燜子
  • 所屬地區:山東煙臺
  • 類型:小吃
  • 原料:粗製地瓜澱粉
歷史典故,材料,做法,做法二,食材,步驟,現實發展,

歷史典故

煙臺燜子的來歷:相傳一百多年前,有門氏兩兄弟來煙臺曬粉條,有一次剛將粉胚做好,遇上了連陰天,粉條曬不成,粉胚就要酸壞。情急之下,門氏兄弟將鄉親們請來用油煎粉胚,加蒜拌著吃,大家異口同聲說好吃,有風味。於是便幫門氏兄弟支鍋立灶煎粉胚賣,人們都說好吃,但問此食品叫什麼名,誰也說不出。其中一智者認為此品是門氏兄弟所創,又用油煎燜,就脫口而出叫“燜子”。

材料

地瓜澱粉(非精製)、芝麻醬、蝦油大蒜麻汁

做法

1.與做涼粉的方法一樣,地瓜澱粉與水按1:6混合加少量食鹽後放入鍋中用邊攪拌邊用中火慢慢煮開,直至全部變為半透明的青綠色就熄火倒進容器室溫靜置至常溫。
煙臺燜子
2.涼粉晾涼後,切成約2CM見方的小塊,放入平鍋加少量油煎至兩面略微焦黃內部熟透。
3.將蒜頭用搗蒜杵搗成蒜泥(*註:要用搗碎的蒜泥,用刀切的蒜粒與之相味道差很多),加入少量白開水和鹽,調成蒜汁
4.芝麻醬加白開水調成芝麻汁,魚露也如此處理以減少異味。
5.燜子裝盤,表面澆上蒜汁、芝麻醬汁、少量蝦油(本身較鹹,根據個人口味)即可

做法二

食材

主料
紅薯澱粉
150克
700克
調料
食鹽
4克
適量
生抽
1湯匙
香油
適量
蒜泥
2茶匙
植物油
少許
芝麻醬
2湯匙
蝦油
適量

步驟

1.將紅薯澱粉和鹽混合,分次添加水,攪拌均勻。
2.倒入鍋中,開小火加熱,並不斷攪拌。
3.至整個澱粉糊都凝膠並呈透明狀,關火。
4.碗底抹油防粘,然後把澱粉糊倒入,抹平,放涼後蓋上保鮮膜,收入冰櫃冷藏凝固。
5.芝麻醬用水一點點懈開成醬汁,蒜泥加一點點涼開水、鹽、生抽、醋、香油和蝦油混合調成汁兒。
6.取出凝固好的燜子,切成大小適中的方塊。
7.鍋中加入很少的植物油,下入切塊的燜子,攤開後用小火慢慢煎,煎至四面變色後盛出。
8.淋上調味汁兒和麻汁兒,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現實發展

如今,燜子的發展趨勢令人擔憂。
曾經,燜子非常受港城市民的青睞,凡是有小吃的地方總少不了燜子的身影。但如今,記者費了不少周折才找到它。記者先後在市區桃花街及紅利市場看到,這裡的小吃應有盡有:陝西肉家饃、天津大麻花東北拉皮朝鮮打糕……卻唯獨沒有燜子的身影。後經人指點,記者又來到毓璜頂醫院附近的小吃街,仍然沒有找到,一名攤主告訴記者:“以前這裡有一家賣燜子的,生意不好,不幹了。”中午11:30分,記者終於在振華購物中心超市熟食區見到了熱騰騰的燜子。正值午飯時候,來買燜子的人絡繹不絕。服務員介紹,冬天燜子賣得還不錯,1.5元一碗,每天能賣四五鍋。
小吃街上遍尋不見煙臺燜子,但在酒店裡卻時常見到它的身影。記者在市區幾家酒店了解到,酒店在以前燜子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創新,推出海鮮燜子三鮮燜子等品種,成為招徠外地遊客的一道招牌菜。燜子進入酒店後,身價也翻了幾番,一般價位在16-18元。對於煙臺燜子的現狀,煙臺商校烹飪專業的曹老師認為,小吃有小吃的經營特點,燜子還是應該走大眾化路線,如果單靠酒店支撐,其影響面只能越來越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