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原名臨沭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臨沭縣城東北5公里、蒼馬山自然風景區南麓的疊翠峰上。始建於1968年,陵園占地184畝,總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園內現有烈士墓569座,烈士名錄1216名,無名烈士360位。

1990年6月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6年5月成立濱海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 級別: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 地理位置:臨沂市臨沭縣城蒼馬山
  • 占地面積:184畝
  • 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
  • 始建:1968年
地理位置,陵園簡介,主要展覽,所獲榮譽,

地理位置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陵園簡介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於1942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建立,前身為“臨沭縣革命烈士陵園”。1943年—1944年在日寇“掃蕩”中被炸毀2次,陵園慘遭破壞。 1968年陵園遷入現址,期間,臨沭人民兩次捐款修建,始成規模;1990年6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列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保護單位。原濱海地委書記、國務院原副總理谷牧題寫園名。
陵園占地184畝,總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有小中山陵之稱,園內現有烈士墓569座,烈士名錄1216名,無名烈士360位,主要建築物有:仿古穿堂式大門、群雕、濱海區革命鬥爭史陳列館、劉少奇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堂、無名革命烈士墓、115師紀念亭、抗日民族英雄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塔、首長題詞碑廊等。
抗戰時期,臨沭作為濱海區中心縣,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等機關長期駐紮於此。濱海革命烈士陵園記錄了山東抗日戰爭時期光輝歷史,銘記了九二二鋤奸救國運動、青口戰役、西山前戰鬥、岌山反“掃蕩”、甲子山戰役、贛榆戰役、海陵反“蠶食”郯城戰役、朱村戰鬥等一系列戰役、戰鬥。再現了劉少奇、羅榮桓、朱瑞、黎玉、蕭華、谷牧及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作戰鬥的光輝歷程。

主要展覽

抗敵軍民塑像
第二坡段上,屹立著一尊英姿楓爽的抗敵軍民塑像;東側是題詞碑廊,有徐向前、遲浩田、陳士榘、張震、谷牧等領導人和知名書法家的題詞;西側為募捐碑廊,鐫刻著為修建陵園捐款的單位和個人名錄。
抗敵軍民塑像抗敵軍民塑像
濱海區革命鬥爭史陳列館
“濱海區革命鬥爭史陳列館”座落在第二坡段上,展廳圖文並茂、詳實生動地展現了濱海區光榮的革命鬥爭史。在陳列館的東側是古樸典雅的一一五師紀念碑亭,記載著一一五師在濱海區革命鬥爭的豐功偉績,西側是2000年清明節前建成的無名革命烈士墓,內有360個墓穴,安葬360名無名革命烈士。它是一座莊嚴肅穆、含意深邃,具有現代氣息的建築,墓座東西寬20.44米,碑高81米;分別寓2000年4月4日清明建成和“八一”建軍節。墓體上的四塊碑象徵著無名革命烈士來自五湖四海,其革命精神弘揚四面八方;四塊墓碑組成的上半圓為天,底半圓為地,意為革命先烈頂天立地,心昭日月。緊靠“無名革命烈士墓”的西側,是2000年清明節重修的、造型別致的革命烈士墓群。
革命烈士紀念堂
“革命烈士紀念堂”座落在第四個坡段上,堂內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的題詞,陳列著烈士英名和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跡。
抗日英雄紀念碑
第五坡段上坐落著“抗日英雄紀念碑”,碑文記述了山東省第一個抗日模範村——西山前村和抗日民族英雄張作洪的英雄事跡。
革命烈士紀念塔
第八個坡段是疊翠峰的頂端,矗立著“革命烈士紀念塔”,此塔建於一九六八年,高十四米,塔身正面上端鎊刻著毛澤東同志書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7個鎏金大字,基座嵌著建塔序文碑和十二幅繪圖,展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濱海區革命鬥爭概貌。

所獲榮譽

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990年6月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