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湖鎮

漳湖鎮

漳湖鎮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坐落在古雷池之濱,位於望江縣武昌湖與長江“黃金水道”之間,漳湖鎮幅員面積94.01平方千米。漳湖鎮是盛產優質糧、棉的名鎮,還是特色水產品、畜禽產品的產出地。漳湖鎮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環境幽雅,氣候優良,生態宜人。漳湖鎮基礎設施完備,經濟穩步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湖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安慶市
  • 面積:94.01平方千米 
  • 人口:25462人(2017) 
  • 耕地面積:40541畝
地理環境,交通情況,基礎設施,商業環境,基礎商業條件,最佳化安商環境,經濟發展,旅遊資源,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漳湖鎮系望江縣東大門,坐落在古雷池之濱,位於望江武昌湖長江“黃金水道”之間,北與歷史名城安慶市接壤,東與池州隔江相望。漳湖鎮總面積為94.01平方千米。漳湖區位獨特,人傑地靈,匯雷池之靈,融江河之美,她形同寶石鑲嵌在揚子江畔。千百年來,漳湖一直沉睡在蘆葦叢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原安徽省委書記黃璜的帶領下,望江縣人民掀起墾湖造田運動,使漳湖這顆明珠喜見天日,大放異彩。1971年8月和1977年3月,原國家水電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張文碧、國家原人大黨委會委員長萬里同志先後來漳湖視察,並確定了漳湖直屬縣管的行政體制。 鎮內有拔地184米高的亞洲第一塔——葛上線回民跨江塔,解放戰爭渡江聖地——“回民灣”及1663年順治皇帝遊覽故地順治廟等聞名勝地。同時這裡也是著名詩人沈天鴻、著名時事評論家椿樺、全國金獎書法家吳家鎮與國內外藝術家、名人交往和切搓技藝的故地。而現今的漳湖鎮不僅是盛產優質糧、棉的名鎮,更是特色水產品、畜禽產品的產出地。這裡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環境幽雅,氣候優良,生態宜人,是如今難得的世外桃源,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處女地。漳湖鎮內基礎設施完備,電力充足,有安慶直供35萬伏高壓輸變電。飲用水取自長江,日供水能力達5000噸,水質優良。程控電話、有線電視覆蓋漳湖鎮。“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回民村坐落漳湖境內,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聖地順治廟和渡江聖地“回民灣”與上葛線跨江塔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交通情況

安九公路(安慶至九江)臨鎮5公里,漳湖鎮距安慶民航、火車站及滬
蓉高速27公里。沿江堤頂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順鎮而過,立體交通四通八達。一條長9.2公里的新漳河橫貫鎮中,將武昌湖長江“黃金水道”緊緊連在一起。8條綠色林帶縱橫湖心,形成雙“十”字景觀。漳北(漳湖至中洲)、漳南(漳湖至大灣)、漳賽(漳湖至賽口)、漳蓮(漳湖至蓮洲、窩乾(窩峰嶺到路乾)和沿江堤頂公路與長江“黃金水道”構成立體交通網路。得天獨厚的漳湖閘5000噸貨運碼頭,水深港灣,是望江縣境內唯一能停靠海輪的天然良港。
漳湖鎮道路狀況漳湖鎮道路狀況

基礎設施

隨著社會的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求優質衛生的自來水、文化體育娛樂中心、有線電視、科技藝術、農貿交易市場等。漳湖鎮投資300萬元以漳湖自來水廠為基礎,擴建整合漳湖鎮三個分廠,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取水、統一傳送、統一管理;投資100萬元人民幣以漳湖農貿市場為基地,興建文化、體育、娛樂中心;投資100萬元人民幣以漳湖廣播電視站為主體,併入各鄉站,將電視有線向漳湖鎮延伸,做到統一實施、統一管理。

商業環境

基礎商業條件

漳湖鎮創建企業平台,依託臨江區位優勢,規劃建立2000畝臨江工業功能區,為項目落戶搭建平台;漳湖鎮利用糧棉大鎮、水產品、禽類養殖基地的資源優勢,通過招商興辦一批現代農業產業,以龍頭產業引進大項目,創造農業資源高效益;漳湖鎮突出回民村少數民族特色,藉助渡江戰役的歷史文化平台,發展紅色旅遊產業;漳湖鎮積極發展臨江產業,藉助擁有近7公里的江岸線、5000噸的深水港碼頭、200多米寬的江岸平台,發展船舶製造、精細化工、水上運輸、物流等企業,延伸配套產業,帶動集鎮發展。
漳湖鎮經濟開發區綠化漳湖鎮經濟開發區綠化

最佳化安商環境

漳湖鎮大力營造全民創業、安商服務氛圍,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公民素質,淨化社會風氣,最佳化安商環境,對影響安商的人和事堅決從嚴打擊。漳湖鎮為入鎮企業全程幫辦、代理行政報批。漳湖鎮籌建服務到位:確保施工條件,做到“三通”:路通、水通、電通;根據外商需要,負責聯繫建築材料、解決用工問題;確保施工不受外部環境影響。

經濟發展

2017年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490萬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其中工業投資16030萬元,超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任務額60.3%,農業總產值43760.91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8萬元,同比增長27.7%。
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及精米加工
漳湖現有電力灌、排站3座,穩產高產良田30000餘畝。地域廣闊,土地平整,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可運用大型現代化機械耕作,選用優質水稻品種,種植綠色環保優質水稻
,適合雙季稻、單季稻以及優質稻種的種植和加工。鎮內現有日產50噸精米加工廠一座,該鎮充分利用本地及周邊優質水稻資源,組建精米加工集團,提升精米檔次,申請綠色食品標誌,投放國內外市場,經濟效益可觀。
漳湖鎮優質水稻基地漳湖鎮優質水稻基地
水產養殖業
漳湖鎮發展養殖黃鱔業,做活水產養殖大文章。在望江縣金堤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該鎮養殖黃鱔的有500餘戶,大小網箱達5萬隻,養殖戶預計年戶均增收近4萬元。漳湖鎮漁業村全村103戶農戶中養鱔戶就達100戶,其中90%以上的養鱔戶都得到過信用社的貸款支持。望江是傳統水產大縣,為把網箱養鱔培育成一個新的支柱產業並做大做強,該縣組織養殖戶成立了協會,由協會為養殖戶提供種苗、技術、培訓、飼料、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當地工商所為養殖戶免費辦理執照,望江縣水產局還為全縣養鱔戶統一註冊了“雷水”牌商標,進一步提升瞭望江縣水產養殖的品牌效應。
漳湖鎮水面寬闊,獨立成圩3個,總面積達5千畝,中、小型電力排灌站2座,且靠公路,場房及固定資產300萬元。特色養殖田塊500餘塊,民眾養殖基礎好,經驗豐富,這裡是全國水特產養殖基地,水產品遠銷南京、上海、深圳、香港。漳湖鎮現有精養無公害黃鱔、螃蟹甲魚、野鴨各300畝,普養、混養5000畝,珍珠500畝,建有水產食品冷凍加工生產線、精裝深加工線。

旅遊資源

漳湖鎮回民村是安徽省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居住村之一,該村2000人口,在周邊回民中具有深厚的影響,曾三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民族特色鮮明,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革命故地“回民灣”是解放戰爭時期渡江戰役地點之一,位於長江之濱,氣候溫和,景色宜人,環境幽雅,有豐富的民族特色、環境資源、田園風光等資源,該村作為國家紅色旅遊開發項目,適於開發休閒度假特色旅遊產品。漳湖鎮總投資約1500萬元人民幣重建清真寺,開發垂釣、住宿、狩獵、康樂、購物、會議等多功能度假村,開發農家旅遊產品。
漳湖鎮漳北新區生態成趣“半湖荷花二堤柳,拱橋下面鯉魚游”,距鎮址中心僅1公里,依江串湖,稀有動物、名貴生物構成漳湖新的亮點。拔地184米高的亞洲第一大跨越——回民過江塔,伊斯蘭教清真寺,渡江戰役聖地——回民灣,佛教朝地——順治廟等名地聖景與新區相得益彰,構成一道特別風景,吸引眾多遊客。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漳湖鎮政府(082縣道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