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南四湖東北緣,面積763公頃。國家AAAA級景區,濕地以淺水型湖泊湖濱帶、河流人工林—漁濕地與人工島嶼為主的複合濕地類型,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公園經過多年的恢復與保護濕地景觀特徵顯著,生態系統結構完整,生物多樣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山東省滕州市
  • 面積:763公頃
  • 級別:國家AAAA級
資源情況,主要榮譽,開發建設,

資源情況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南四東北緣,面積763公頃。濕地以淺水型湖泊、湖濱帶、河流和人工林—漁濕地與人工島嶼為主的複合濕地類型,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公園經過多年的恢復與保護,濕地景觀特徵顯著,生態系統結構完整,生物多樣豐富。公園湖泊濕地景觀為主體,涵蓋了多樣的地文、天象、鳥類、蘆盪、荷花等自然景觀;融合了漁家風情、運河文化、革命紀念地等多種人文景觀,並且還整合了滕州市作為玄鳥生商、墨子與魯班故里的資源優勢,旅遊資源類型極為豐富。

主要榮譽

滕州市水生植物園同時舉行奠基儀式。總投資800多萬元的水生植物園將引進荷蓮及其它水生植物200多種,是山東省水生植物種子資源庫。它的建成將大大豐富微山湖濕地紅荷風景區內的植物種類,成為江北最大的水生植物園。 山東省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先後建立了濕地水生植物園和濕地文化博物館,完善了生態科普教育和宣傳展室、櫥窗、廊道等基礎設施,現有專職科普、宣教及輔導專家160餘人。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層論壇上,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在滕期間,由國家林業局規劃設計院原教授級高工林進、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竇鴻身、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高武、南京大學濕地生態研究所教授安樹青、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朱建國、國家林業局保護司濕地處副處長肖紅組成的專家組,先後實地考察了濱湖濕地公園、墨硯館、漢畫像石館王學仲藝術館、滕國故城,審查了《山東滕州濱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及其相關材料,觀看了滕州濱湖濕地公園風光宣傳片,聽取了滕州市和規劃編制單位的情況匯報,並召開了座談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滕州市對濕地公園建設高度重視,經過多年的恢復與保護後,濕地景觀特徵顯著,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完整,在濕地保護、恢復以及水體淨化中所起到的示範作用,對南四湖的保護與恢復以及我國南水北調東線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地自然景觀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形成互補,濕地公園建設將進一步豐富其旅遊資源類型,擴大“知性之旅”空間,形成集南四湖濕地、京杭大運和滕州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資源組合,將提高該區域旅遊資源品位,豐富區域生態旅遊結構。專家組還就進一步規劃建設好濕地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開發建設

通過植被恢復與水體淨化等措施,將顯著改善該園區濕地保護及濕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該濕地公園湖泊濕地景觀為主體,涵蓋了多樣的地文、天象、鳥類、蘆盪、荷花等自然景觀;並且融合了漁家風情、運河文化、革命紀念地等多種人文景觀;整合了滕州市作為玄鳥生商、墨子與魯班故里的資源優勢該地自然景觀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形成互補,可形成集南四湖濕地、京杭大運河和滕州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資源組合,提高該區域旅遊資源品位,豐富區域生態旅遊結構該濕地公園與五嶽之首的泰山和國際著名的旅遊地孔廟-孟廟均屬魯西南地區,周邊可借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且交通極為便利,有利於旅遊項目開展與旅遊線路的組織。
旅遊風光旅遊風光
山東滕州微山湖公園地處南四湖東北緣,位於滕州市西北部,濱湖鎮境內,北依鳧山,南抵滕州港,西瀕微山湖面積763公頃,其中淺水湖面紅荷觀賞區達到10萬餘畝,是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生態保存最原始、濕地景觀最佳和中國最大的荷花觀賞地區。公園內已建成紅荷廣場、紅荷精品園、濕地遊憩園、休閒度假園、水上娛樂園、百荷詩廊、水上觀光、湖島探幽、濕地漂流、紅荷煙雨等50餘處景點,使旅遊自然、文化和人類的生存環境融為一體,已逐步發展成為一處新興的紅色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泰山-曲阜旅遊熱線向南延伸的新亮點,構築成了山東省“一山二水三聖人”的旅遊新格局。
初審
2006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國家林業局專家考察評估組到滕州,對濱湖濕地申報國家濕地公園進行評審。專家組從濕地資源、旅遊資源、旅遊服務與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評價,認為濱湖濕地初步具備了建設國家濕地公園的基本條件,建議納入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試點。專家組還就進一步規劃建設好濕地公園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