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澤鎮

湖澤鎮

湖澤鎮位於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東部,距縣城7公里,距新余市區19公里,全鎮總面積70平方千米,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98個村小組,總人口15416人(2017)。

湖澤鎮是分宜縣的“工業強鎮、農業重鎮、文化古鎮、資源富鎮”。湖澤鎮境內有豐富的煤、鐵、石灰石、硫鐵、鉬、鎂質粘土等礦產資源。工業以生產水泥、鐵精粉、石灰石、煤炭等為主,主要有分宜海螺水泥公司、新鋼鐵坑礦業公司、博源礦業公司、新余維特礦業等大中型企業,是新余市駐鎮大企業最集中的鄉鎮。農業以生產優質稻為主,有大型的生豬、肉牛養殖基地和花卉苗木生產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澤鎮
  • 外文名稱:Huze Town
  • 別名:湖澤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江西省新余市
  • 電話區號:0790
  • 郵政區碼:336600
  • 地理位置贛西
  • 面積:70平方千米 
  • 人口:15416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新余站
  • 車牌代碼:贛K
歷史沿革,風土人情,自然風景,經濟發展,農業,工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析宜春之神龍、豐樂、招賢、化全、儒林、彰善、挺秀、文標、旌儒、清教10鄉,建立分宜縣,湖澤屬儒林鄉。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分宜縣推行保甲制,劃全縣為四個區,湖澤是第一區第四聯保處。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宜全縣撤聯保處為鄉公所。第四聯保處改為湖澤鄉公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7月15日湖澤解放。1949年8月,分宜縣下設三個區,湖澤屬一區界橋。1950年8月,湖澤屬四區雙林。1952年8月,湖澤原四個鄉(即湖澤鄉、南溪鄉、下坊鄉、尚睦鄉)劃歸二區鳳陽,又名西茶區。1956年8月撤區並鄉,由原四個鄉並為湖澤、尚睦兩個鄉。1957年12月,湖澤、尚睦兩鄉並為湖澤鄉。1958年9月,成立湖澤人民公社(幸福人民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湖澤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湖澤公社革命委員會。1968年8月,擴社並隊,湖澤併入界橋公社革命委員會。1972年12月社隊規模調整,湖澤分離於界橋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湖澤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撤銷湖澤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湖澤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冬改湖澤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湖澤鄉人民政府。
1989年1月15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湖澤鄉人民政府改為湖澤鎮人民政府。

風土人情

分宜縣湖澤鎮人秉性淳厚,勤於耕作,節儉樸素,應酬之事,多尊傳統禮儀。其衣、食、住、行隨潮流,趕時髦。穿著由保暖型向美觀型轉變,追求質量好,款式新,舒適美觀。飲食多以大米為主,喜食麻辣食品。住房城鎮多以四至六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商品房為主,農村多為一家一戶的二至三層的磚混結構小樓。分宜的婚喪喜慶曆來隆重,農村結婚基本沿舊,城鎮花樣不一,好講排場,擺闊氣。殯葬,過去禮儀繁瑣,花費巨大,農村仍多以土葬為主,城裡多為火葬、火化後,骨灰有的入土,有的葬入公墓。分宜人崇尚禮俗,有“人情急於債”、“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之稱,還有“紅喜事不請不賀、白喜事不請不怪”的規矩,對生育、婚嫁、祝壽、節日、喪葬、遷居等均有饋贈的習俗。
湖澤鎮湖澤鎮

自然風景

湖澤鎮尚睦村有座古宅名叫鄧家老屋,又名鄧家圍屋,原名立三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有個叫鄧勛的商人,隨父輩從廣東嘉應州(現為梅州),遷於分宜白田村,並在袁河兩岸做油生意發家致富,爾後定居於尚睦村,在此建起了這幢客家風格的老屋,始建於乾隆中期,經過十六年至嘉慶十年方建成竣工。老屋占地約十五六畝,四周以磚牆圍繞,據說有99間房,從外面看,很像一個環形防禦堡壘。清朝古民居鄧家大屋位於分宜縣湖澤鎮尚睦村,是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清朝古建築群,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宏偉的規模、保存完整的藝術雕刻品,顯示了較高的文化、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是一幢具有地域性的大型古民居。
湖澤鎮是資源富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鐵、錳、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硫磺、硅藻土、高嶺土等多種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儲量的有:鐵礦5668萬噸,石灰石12.6億噸,煤礦576萬噸,硫磺礦435萬噸,硅藻土162萬噸。

經濟發展

湖澤鎮經濟發展聲速,科技文化、教育等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集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容鎮貌改觀,學校、醫院、文化娛樂等設施齊全,“十五”期間湖澤將以農穩鎮,以工興鎮,以商活鎮,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鎮域經濟追趕型跨越式發展。湖澤,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發展前景廣闊,它將以寬敞的胸懷,笑迎八方賓客前來興商置業,共謀發展。
2013年,湖澤鎮完成生產總值7.36億元,增長7.1%,財政總收入完成2.2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億元,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億,增長6%,完成調整計畫的101.4%,農民人均純收入11028元,增長11.8%。
2014年,湖澤鎮完成財政總收入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億,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11028元,增長11.8%。

農業

湖澤鎮是農業重鎮,農業生產頗具特色。全鎮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主產優質大米。近幾年,通過積極推進 “一村一品”,建成了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如水川村的苧麻、大棚蔬菜、生豬,漢塘村的藥材、苗木種植,尚睦村的水稻制種,鬧洲、羅沙、尚睦等村的奶牛養殖等。湖澤鎮企業眾多,礦業發達,是一個新興工業小城鎮。現有鎮屬骨幹企業兩個:分宜石帽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現有職工180人,年產10萬噸普通矽酸鹽水泥,產品質量穩定,並獲市免檢產品,年創稅利200萬元;湖澤石灰石礦,現有職工125人,年生產冶金、建築用石灰石30萬噸,年產5萬噸金屬微細粉生產線。 改革開放以來,在抓好優質大米生產的同時,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主攻特色農業,發展多種經濟作物,大棚蔬菜1000餘畝,產品暢銷省內外,農民民眾獲得了較大的收入。鎮內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8座,山塘水壩93座,可放養水面達2500餘畝,現有四個立體綜合養殖基地。

工業

湖澤鎮是工業強鎮,企業眾多,勢頭強勁。先後有亞洲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安徽海螺集團分宜海螺公司、江西省農業重點企業新余科農原種豬改良公司及新余博源礦業公司、上海海超納米新材料科技公司等多家企業落戶湖澤;有南鐵筆架山採石場、湖澤南村採石場、分宜海鑫貨運公司等骨幹企業;2008年2月引進外資組建了分宜縣啟源工貿有限公司。
2010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5.62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93%;年均遞增10.3%,工業生產總值4.42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2倍;完成財政總收入2.31億元,比2005年的1067萬元增長2.2億元;實現農民人均收入7637元,比2005年增加3903元。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到2010年末全鎮規模企業5家,比2005年增加3家,超億元企業3家,規模企業除分宜海螺外完成銷售收入3.8億元,比2005年增長2.5倍。工業投入強勢增長,到2010年末已完成工業技改投入5億元。民營經濟對工業經濟的貢獻份額不斷擴大。傳統特色產業優勢日益擴大,板塊經濟效益逐漸顯現,各項指標明顯最佳化,運行質量穩步提高。
完成分湖二級公路的新建和觀分線、湖含線的改造,進一步改善了湖澤交通環境。以“建設江西最具特色中心鎮”為目標,完成了集鎮總體規劃編制,先後改造了了鳳凰路、儒林路、石帽山路等主幹道,並投資1300多萬元建設集鎮西環線。投資約500萬元完成了面積1萬多平方米,在全縣用鋁合金裝飾街道房屋的外牆改造工程,及集鎮500米街道改造等工程。投資100多萬元新建了體育場和便民服務中心。占地4000多平方米集候車、停車、修車於一體的客運站建設項目正在籌建中,街道配置了兩輛垃圾車和一輛灑水車,添置了300隻垃圾箱,落實了保潔人員,垃圾中轉站也在建設中,集鎮建設管理日新月異。在全縣鄉鎮中首推商品房開發,已有30多戶農民進鎮購房。鎮區功能也日趨完善,鎮域內商業區、居住區、休閒區分布規劃設計合理,水電、通信、廣電等設施到位。2010年榮獲全市統籌城鄉建設先進鄉鎮。
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不斷深入。完成了鬧洲村1500畝園田化及低產田改造工程和水川、下坊、尚睦村總計1600畝土地整理工程;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太陽升、橫江、鬥牛嶺三座小一型水庫等水庫除險加固及橫江水庫西乾渠維修工程。大力發展種養業,新建了水川科農公司萬頭種豬和湖龍公司萬頭肉牛養殖基地。發揮傳統優勢擴大了大棚蔬菜、優質稻制種等種植規模,提升了檔次。建設了水川村3000畝苧麻基地、尚睦村1000畝連片高產油茶基地。“一村一品”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三是全面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森林覆蓋率逐年提升。幾年來已完成山上造林4883畝,山下綠化8226畝,礦山復綠100餘畝。境內高速公路沿線綠化及裸露礦山復綠工作做成了全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現場會參觀點。
四是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面貌日新月異。緊緊圍繞生產發展、農民增收這個核心,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以培育新農民、發展新產業為支撐,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以村鎮規劃為龍頭,以“六改四普及”為切入點,抓好了農村村容村貌整治。五年共建設了30個省、市級新農村建設點,涉及農戶1101戶,人口5687 人,共完成了改水1358戶,建成三隔式水沖廁所1230 戶,共投入各類資金1182多萬元進行村莊環境等方面的整治。同時注重長效管理,已有18個自然村配備了長年專職保潔員,民眾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營造了整潔、舒適、文明的生活環境。新農村建設工作多年評為市縣先進。

歷史文化

湖澤鎮是文化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分宜縣僅有的兩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代鄧家圍屋和末鳳凰山古礦冶遺址均在湖澤境內。鄧家圍屋是一座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宏大的規模和較完整的保存,有較高的文化、歷史價值;鳳凰山主要盛產冶鐵原料鐵礦粉,據史料記載,洪武年間,這裡是全國13個冶鐵所之一。湖澤村農民藝術團是頗具特色的民間文藝團體,組建於50年代末,活躍民間,他們50年代創作的《賣餘糧》、60年代創作的《橫江水》、《遷房》、80年代創作的快板《學雷鋒》等被推薦到宜春地區上演,並獲過獎。
湖澤鎮還有農民自發組建的農民劇團和農民合唱團,

風景名勝

分宜縣有一家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唐末鳳凰山古礦冶遺址和一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鄧家圍屋,座落在湖澤鎮的鬧洲村和尚睦村。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湖澤鎮委(鳳凰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