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道病

不想哭卻淚流不止,淚道阻塞使眼淚“奪眶而出”。 淚道病是眼科最常見的一類疾病,主要包括淚道炎症、外傷、異物、腫瘤、寄生蟲和先天異常等,以慢性淚囊炎是最為常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淚道病
  • 發病人群:老人群體居多
  • 治療方法:淚道手術 鼻內窺鏡術
  • 疾病科類:眼科
淚道病,常見類型,

淚道病

淚道病主要是指淚道發生阻塞(包括上下淚小管阻塞、淚總管阻塞、鼻淚管阻塞和慢性淚囊炎等)。患有這類眼病的患者常常有溢淚、流膿等症狀淚,給患者帶來了無窮的煩惱和痛苦。淚道阻塞可發生在淚道的任何部位,長發生在淚小點、淚小管、淚囊-鼻淚管交界處以及鼻淚管下口。淚道阻塞的病人長期流淚,不僅影響視力,也有礙美容,合併有慢性淚囊炎的患者還同時伴有眼角流膿。

常見類型

1、急性淚囊炎大多由慢性淚囊炎引起。淚囊區皮膚紅腫、痛和壓痛,重者可有全身不適、發熱等症狀。膿腫成熟後,可由皮膚面穿破,形成瘺管。急性期應全身套用抗生素,急性炎症消退後,按慢性淚囊炎治療原則處理。
淚道病
2、慢性淚囊炎
由於鼻淚管阻塞,細菌和淚液積聚在被阻塞的淚囊內,並經常刺激淚囊壁黏膜,而產生的慢性炎症。流淚是突出的症狀。治療方法是隨時擠出膿液,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每天或隔天用生理鹽水或抗生素沖洗淚囊,直至膿液消失後,可考慮探通,但大多數病例需進行手術治療。
3、淚道堵塞
是臨床最常見的眼病之一,以流淚或伴有分泌物為特徵,見於各種年齡的患者。
4、淚小點和淚小管病
淚小點外翻:各種原因引起的下眼瞼外翻,必然伴有淚小點的外翻,使淚小點不能與眼球表面緊密接觸,淚液不能進入淚小管而外溢。治療原則為手術矯正外翻。淚小點和淚小管狹窄式閉塞,慢性結膜炎、沙眼、瞼緣炎、外傷性疤痕形成等,都可引起淚小點和淚小管的狹窗或閉塞。淚小點閉塞時,用淚點擴張器,充分擴張淚小點,用淚道探針探通。淚小管嚴重阻塞,無法探通時,可試行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