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島街道

海青島街道

海青島街道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東南部,1990年6月設立海青街道。1991年更名為海青島街道。1996年,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3個行政村和6個居委會。2002年,轄港西、崗盛里、東居一、東居二、東閣里、金源北里、金源南里、小王屯8個社區和三道溝行政村。。辦事處作為金州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海青島街道所轄區域由原大孤山鄉劃出的二道河村、三道溝村、海青島村三個行政村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青島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大連市金州區
  • 下轄地區: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11
  • 郵政區碼:116600
  • 地理位置: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東南部
  • 面積:約22平方千米
  • 人口:5.3萬人
  • 方言:膠遼官話-登連片-煙威小片
  • 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
  • 火車站:金州站
  • 車牌代碼:遼B
街道簡介,經濟發展,社區服務,

街道簡介

1995年1月,海青島街道遷入大連市金州區黃海西路266新址。該辦公樓建築面積6 000平方米,由海青島街道辦事處自行籌建。街道辦事處當時設立辦公室、黨務科、勞務科、社會事務(婦聯)科、經管科、財政所六個科室。面積約22平方千米,人口約2.2萬戶、5.3萬人。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開發區黃海西路266號,距開發區管委會1千米。1985年7月,大孤山鄉的紅岩、黑山、馬橋子、鳳岩4個村劃歸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1990年6月設立海青街道。1991年更名為海青島街道。1996年,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3個行政村和6個居委會。2002年,轄港西、崗盛里、東居一、東居二、東閣里、金源北里、金源南里、小王屯8個社區和三道溝行政村。
海青島街道
海青島街道

經濟發展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事關基層發展,事關民眾利益。去年完成企業總產值43.8億元,同比增長30.3%;企業營業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31.7%;企業增加值14.7億元,同比增長31.6%;出口創匯1,534萬美元,同比增長19.3%;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同比增長99.5%;全口徑稅收6,500萬元,同比增長20%;街道本級財政收入3,500萬元,同比增長21%。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傾力打造海青工業園和海青民營企業服務中心兩個招商平台。協助海青工業園基本解決管網配套問題,民營企業服務中心新增辦公面積1,000平方米。全年引進外資項目2個,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15個,實際利用內資2億元。轄區引進企業的不斷增多為街道地稅收入增長涵養了稅源。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我街道轄區已經基本完成開發建設,集體土地存量基本為零,在這種無發展空間的現實環境下,街道反覆調研,確定了“整合資源”、在“夾縫”中求發展的工作思路。整合港西幼稚園、港西社區的土地資源,建設花卉市場和新港西幼稚園、港西社區。花卉市場投資1,200萬元,已完成主體施工。

社區服務

近年來,海青島街道投資800多萬元,在港西幼稚園原址啟動重建工程。新的港西幼稚園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可接納300名孩子入園,2011年將投入使用。街道兌現的15項民生承諾還包括投資200萬元擴建4個社區、重建港西社區辦公樓、新建東居里養老中心;投資1,000餘萬元建設環衛基地、2個垃圾壓縮站及300個地埋垃圾箱;投資400餘萬元建3,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投資100餘萬元創建國家級安全社區及建金南、東二社區安全社區宣教中心等;建立朝鮮族藝術中心、書畫協會等5個民眾藝術團體;為轄區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為100個孤寡老人家庭設立愛心呼叫服務系統,助學、助醫、助困、助殘等系列便民、利民舉措密切了與民眾的聯繫,贏得了民眾滿意。建立“順通”慈善基金長效機制,為困難居民解決急難問題;建立孤寡老人、大病居民“愛心呼叫服務系統”等。街道年初向轄區百姓作出的15項民生承諾已全部兌現,民生建設資金投放量超過3,800萬元,是海青島街道有史以來年度民生工程資金投放量之最。 
海青島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