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

浙商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企業家的集合。從古至今,浙江商人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如今在私營經濟發達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經驗”、“浙江現象”,已經被寫入多地教科書,越來越多的媒體對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給予報導,越來越多的人對浙江的發展給予關注,800萬在外浙商每年創造的財富總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也就是說,數百萬海外浙商等於再造一個浙江!

浙商主要特點為:“捨得”、“和氣”、“共贏”、“低調”、“敢闖”。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浙商迅猛發展,浙商在長三角改革中創造傳奇。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著名浙商,各地商幫,湖州商幫,寧波商幫,越商,龍游商幫,溫州商人,蕭紹商幫,台州商人,義烏商人,現代浙商,社會啟示,對外傳播,相關雜誌,雜誌簡介,大事記,

歷史沿革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企業家的集合,是較為新近的稱法。
浙商浙商
他們,是19世紀推動中國工商業進程的強大商幫。他們,是最早參與上海的開發,叱吒十里洋場,一度壟斷上海大半產業的精英群體。
浙商與粵商徽商晉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四大商幫”。
唐代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江浙一帶成為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商品經濟較為發達,也產生了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清朝末年及民國初年,浙江商人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中堅之一,為中國工商業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民國時期,浙江財閥是國民政府的經濟基礎。
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浙江商人活躍於國內外商界,目前為中國國內除台商之外最活躍的商幫,為各地的發展尤其是欠發達地區注入了活力。

著名浙商

湖州人沈萬三是明初天下首富,清末鎮海人葉澄衷是中國近代五金行業的先驅,以經營輯里絲起家的劉鏞張頌賢龐雲鏳顧福昌這“四象”為首的湖州南潯商人是中國最早的強大商人群體。以虞洽卿黃楚九劉鴻生為代表的寧波商人曾經叱吒於當時的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
浙商浙商
現代有名的商界人士有:
海外——張忠謀、殷琪、董浩雲、邵逸夫、包玉剛、曹光彪、董建成、王德輝、陳庭曄、吳光正、李達三、邱德根、安子介等。
大陸——楊元慶、馬雲、丁磊、陳天橋、李書福、郭廣昌、魯冠球、馮根生、徐冠巨、宗慶後、宋衛平、邱繼寶、黃巧靈、王均瑤、王陽元、鮑岳橋、求伯君、任正非、沈國軍、江南春、葉立培、周成建、樓忠福、吳鷹等等。
浙江商人的特點為:“捨得”、“和氣”、“共贏”、“低調”、“敢闖”;

各地商幫

浙商有湖州商幫、龍游商幫寧波商幫、蕭紹商幫、紹興商幫(越商)、溫州商幫、台州商幫、義烏商幫等著名浙商群體。其中,最為活躍商人為溫商,最為吃苦敢闖的商人是蕭紹商人,最為活躍的商人城市為義烏市,最有代表性的商幫為的寧波商幫,最低調的浙商是越商。
浙商浙商

湖州商幫

湖商,是繼徽商、晉商之後,在近代中國湧現的具有強烈地域特徵的商人群體。與潮州商幫寧波商幫同時湧現,對近代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深遠。
南潯鎮的絲商在清末迅速崛起,資本主義的興起與及較早開埠,使以南潯絲商為代表的湖州商界接觸到西方近代思潮,並加入到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革命運動之中。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經費絕大部都由以張靜江為主的湖州絲商籌集和捐贈的,而南潯的絲商成為支持後來民國財政支柱的江浙財團的中堅力量之一,也是蔣介石在財政上的主要支持力量。
湖州人是在上海開埠後較早前住參與上海開發的人群。大量的湖州商人在當時陳其美的上海督軍府任要職。湖州的絲商在上海舉辦了大量的綢廠。

寧波商幫

甬商是中國近代最大的商幫,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推動了中國工商業的近代化。第一家近代意義的中資銀行,第一家中資輪船航運公司,第一家中資機器廠等等,都是寧波商人所創辦。寧波商幫對清末大上海的崛起和二戰後香港的繁榮都做出了貢獻。寧波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世界級的工商巨子。
浙商浙商
代表人物有:虞洽卿(舊上海)、葉澄衷(舊上海)、方液仙(舊上海,國貨大王)、張尊三(日本,魚翅大王)、吳錦堂(日本、關西財閥)、胡嘉烈(新加坡,南洋巨商)、包玉剛(香港,世界船王)、董浩雲(香港、世界船王)、邵逸夫(香港,影業巨子)、邱德根(香港,娛樂業)、曹光彪(香港、毛紡大王)、陳廷驊(香港、棉紗大王)、張忠謀(台灣,晶片大王)、丁磊等等。

越商

紹興越商,是中國一大商幫,從民國時期逐鹿上海灘、控制金融命脈的紹興幫,到21世紀叱吒風雲,享譽海內外的越商,紹興商幫繼往開來,在全球市場實行資本擴張、併購重組,湧現了大批量的行業巨頭和上市公司。越商奉行低調穩健、實業投資的理念,在新興產業、全球化浪潮中繼續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
得益於強大的越商團體,紹興成為中國頂級的富豪集聚地和創業之都,大量的青年才俊,企業名家在紹興這片熱土上深耕細作、繁榮興旺。
紹興從商歷史悠久,早在盛唐時期,紹興就有“日出華舍萬丈綢”的美譽,青瓷、綢緞、造紙遠銷海內外。截止2006年,紹興在滬企業4000多家,總資產達2000多億元,據上海方面初步統計,上海每百元零售總額中,有5元左右是紹興人創造的,上海新矗立的每5座高樓中,有一座是紹興人建造的。 截止2008年,紹興商人在上海總資產達到3500億!
越商這箇中國唯一低調實力兼備的文化理念帶動資本擴張的商幫,在海內外創辦了大批行業巨頭和規模企業。

龍游商幫

明清時期中國十大商幫之一,主要指歷史上今浙江境內金麗衢地區商人的集合,它以原衢州府龍游縣為中心。龍游商幫於南宋已初見端倪,於明朝中葉最盛(明代萬曆年間有“遍地龍游”之諺),清代走向衰弱。龍游商幫的商人主要經營書業,紙業,珠寶業等。 明萬曆年間,它與徽商、晉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場中各霸一方,名重一時,故有“遍地龍游”之諺。  龍游商幫的興起離不開龍游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四省通衢匯龍游”,歷史上的龍游為古代重要鹽道餉道,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且龍游自古多山林,盛產竹木茶糧,這些土特產品成為龍游商人最重要的外貿商品。

溫州商人

溫州早有經商傳統,改革開放之後,溫州商人更活躍於國內外商界。溫商有遍布全國及海外的各級商會以及建有“溫州街”、“溫州商城”等。溫州商人以精明、吃苦耐勞、敢闖敢幹、得風氣之先著名,即使是在條件較為艱苦的非洲,也能夠找到溫州商人的身影。溫州的產品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如著名的溫州打火機。現有“溫州模式”一說(見經濟學家董輔礽的研究)。
浙商群像漫畫浙商群像漫畫

蕭紹商幫

史書記載“越人,喜奔競,善商賈。”蕭紹地區即古越文化的核心地區,蕭紹商幫是指活躍在蕭紹平原上的蕭山,紹興本土企業家群體,蕭山和紹興是浙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化纖製造基地。蕭紹商人以“奔競不息,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的氣魄聞名於世。其代表人物有:魯冠球馬雲陳天橋、金良順、張志祥、馮亞麗、徐冠巨、虞阿五、姚新泉、宋衛平、陳建成、高志偉、阮偉祥、裘德道陳妙林等。

台州商人

台州早有經商傳統,改革開放之後,台州商人更活躍於國內外商界。新台商有遍布全國及海外的各級商會以及建有“台州街”、“台州工業園”、“武漢漢正街”、“浙商新城”等。台州商人以精明、吃苦耐勞、敢闖敢幹著名,從東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在中國只要有民營經濟的地方就有台州商人的身影,台州的產品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如著名的台州塑膠製品。

義烏商人

義烏以製造、經營小商品聞名於世,其小商品行銷全球。現“義烏小商品市場”是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公認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交易中心。義烏商人“雞毛換糖”的商業行為,被列為浙商標誌性事件第一名。義烏商人以其“一分錢利潤”的精神發家,在義烏商人當中信奉這這樣一個原則:在自己賺錢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讓合作對象也賺錢。 義烏商人遍布世界各地,人稱“螞蟻商人”。中東歐洲非洲南美等等全世界都有著義烏商會。在這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土地上,義烏人正在創造世界的奇蹟。 義烏商人特點“謙虛”“勤奮”“低調”“共贏”。

現代浙商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同這樣一個觀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當今中國最具活力、也是最會賺錢的人群。
浙商浙商
知名的零點調查公司不久前在北京地區進行的一項企業界人士調查結果顯示,浙江商人是北京市場上的超級活躍群體;僅次於廣東商人。 在上海,在滬浙軍達50多萬人,浙籍企業在滬投資總額、企業總數和資產總額,均居全國兄弟省市之首。
不僅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從通都大邑到窮鄉僻壤,甚至在歐陸各國城市,到處都有操浙江口音的投資者和生意人。在各地的“浙江村”、“溫州路”、“義烏街”,很難聽懂的“浙江話”成了各地的本土語言。僅在西部省份,就有300萬浙商在“你發展,我發財”。就目前說,450萬浙商活動在世界各地。
下面這份不完全名單足可以說明浙商的實力和活力: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當選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開創中國私營企業家出任省級領導的先例;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會長、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是國內第一位領銜全國性行業協會一把手的企業一線負責人;在美國《財富》雜誌的首次投票評選中,此前沒有全國性知名度的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榮登“2001中國商人”榜首。而在總共8人中,浙商就有2人;資深企業家馮根生,是1988年第一屆中國優秀企業家20位得主中,仍然活躍在生產經營第一線僅有的二人之一,並且越活越青春;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獲選2000年《福布斯》雜誌封面人物,成為50年來中國企業家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社會啟示

1、務實求生存,創新謀發展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根源,使浙商生存困難,發展更是難上加難。以義烏為例。義烏的“貨郎擔”作為農民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強烈的求生欲望和求利動機。但是,義烏的“貨郎擔”不是一般的商人,其求利本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下求生存的一種方式。當然這也成了今天義烏商業文化的淵源。務實的創業精神使浙商生存下來,強烈的創新意識使浙商發展起來。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必然的途徑。創新是永恆的話題,更是企業發展不懈的動力。小企業靠創新長大,大企業靠創新做強。創新是重要的,但創新的風險是巨大的。在這個道路上,充滿著非常多的困難和曲折,但不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浙江商人緊跟潮流,通過創新來學習,通過創新創造新增長。
2、浙商精神是永恆的
浙商精神就是:勤奮務實的創業精神、勇於開拓的開放精神、敢於自我糾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場優勢的思變精神和恪守承諾的誠信精神。人們難以想像,浙江桐鄉不出羊毛,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浙江餘姚不產塑膠,卻有全國最大的塑膠市場;浙江海寧不產皮革,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浙江嘉善沒有森林,卻有全國最大的木業加工市場。浙江人正是憑著這種“四千精神”,在千錘百鍊中“無中生有”,闖出了一片創業模式的新天地,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輝煌成就,也使浙江人自己獲得了“東方猶太人”的美譽。浙商身上折射出一種精神,“四千精神”是浙商精神的形象體現。她激勵著浙江人去創業,去創新。浙商精神激勵浙商去不斷創新創業模式,推動和促進了浙江乃至國內外區域文化的豐富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繁榮興旺。
3、浙商文化內涵豐富,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如果說,一個由英特爾引發的改變已發生在社會中,那么,由浙商文化引發的創業創新能量正在影響和改變著區域文化。浙商的文化模式在區域文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浙商文化並不是單純的浙商創業歷程的總和,浙商文化超過了浙商創業歷程的總和,在其文化模式的組合中,蘊含著浙商文化元素中並不具有的特質,其行為範式也蘊含著裂變的能量,它好比火藥不僅僅是硫磺、木炭、硝石的總和一樣。別人還在猶豫,他們已經在行動,這就是浙商,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浙商文化是浙商在創業創新活動中特有的心靈歷程、團隊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和組織結構,是浙商智慧的結晶,是浙商人格力量的升華。
4、浙商文化已經成為區域文化軟實力的支柱之一
強烈的品牌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是浙商的創業核心。在創立品牌過程中,創牌意識是基礎,自主創新是關鍵,人才培養是根本。浙商已經悟出其中的奧妙。浙商的努力,推動和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推動和促進了區域教育、體育、旅遊、電視、娛樂、經貿信息等文化教育產業和慈善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大大提升了區域文化軟實力,促進了經濟和文化良性互動和一體化建設。
5、政府支持是浙商創業創新的武器
浙江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關心,是浙商成長的外在動力。政府為浙商構築了一個施展身手的平台,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
浙商群體是一支生機勃勃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既然能夠在如此艱辛的歷變中取得成功,相信浙商也一定能夠牢牢抓住創新這個創業使命的核心,在國際舞台上進一步展現浙商的雄姿,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對外傳播

2005年6月5日,隨著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聯會長徐冠巨先生的一鍵按鈕,浙商網經過7個月的試運行後正式開通。
浙商網由浙江線上新聞網站打造,是浙商唯一的官方新聞門戶,也是天下浙商人氣最旺的網路社區。網站在商界、政界、學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網站現設八大板塊,近90個欄目,涵蓋浙商動態、財經報導、投資理財、招商引資等各大領域,並製作了電子雜誌、視頻新聞。
2007年4月,浙商網將《每日財經新聞導讀》升級、改版成《浙商郵報》。《浙商郵報》周一至周五每日傳送,內容涵蓋了浙江經濟報導、國內外財經要聞、浙股浙企動態、天下浙商近蹤、浙商決策參考等幾大版塊內容。將給廣大浙商網的網友帶來新的閱讀感受,讓大家知曉更多財富信息。
2008年5月10日,“天下浙商財富風雲”暨改革開放30周年浙商大會在杭州西子湖畔召開。
2010年4月25日,歐洲浙商總會在葡萄牙成立。

相關雜誌

雜誌簡介

《浙商》雜誌2004年創刊,由浙報傳媒控股集團主管主辦,浙報傳媒、 雜誌浙江廣電集團、浙江省民營企業協會聯合投資。5年間,以“引領中國民營商業力量”為己任,《浙商》成為國內發行量最大的高端財經雜誌之一。今天,浙商傳媒已構建了以《浙商》雜誌系列刊為核心,以浙商大會等重大活動為平台,以浙商全國理事會為重要支撐,浙商手機財報為新媒體通道,以投資服務、培訓等為衍生產業的全新營運模式,並正努力成為國內獨特的財經綜合服務提供商。
雜誌封面雜誌封面
《浙商》雜誌為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各浙江商會和浙江省內各私營(民營)企業協會為會員提供訂閱服務。 除了全國各城市機場和書報亭擁有雜誌的零售外,浙江國航航班、VIP值機櫃檯、京滬杭等近10000個商務場所還會提供免費閱讀服務。

大事記

2004年
6月1日《浙商》雜誌試刊號出版。
6月6日 首屆浙商論壇舉行。
7月1日《浙商》雜誌創刊號正式出版。
10月 浙商理事會正式成立。
11月8日天下浙商網正式推出。
2005年
5月20日“2005浙商財富快車”在永康舉行,至今共有近5萬名浙商參加了“浙商財富快車”活動
6月5日浙商論壇2005峰會隆重舉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出席大會並講話。
2006年
1月17日 第3屆風雲浙商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馬雲等10位浙商獲獎。
6月1日首次獨家發布年度“浙商投資分析及投資環境評估報告”。
6月2日- 4日 2006浙商大會暨浙商論壇、首屆浙商投資博覽會在杭州舉行。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出席大會並講話。同年,浙商大會入選“中國財經會議30強”。
10月15日《浙商·投資中國》試發行,成為《浙商》雜誌下半月刊的雛形。
2007年
1月31日 “2006年度風雲浙商”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江南春等10位浙商獲獎。
3月31日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正式批覆同意《浙商》雜誌變更為半月刊。
5月30日 2007浙商(中國)投資博覽會開幕。
5月30日-6月1日 2007浙商大會暨浙商論壇在杭州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等領導出席大會並講話。
10月《浙商》雜誌以132971冊的平均期發數通過BPA Worldwide發行認證。
11月牽頭髮起設立紅石創投基金、藍石創投基金。
2008年
1月1日《浙商》雜誌正式改版為半月刊,上半月刊為《浙商·商業人物》,下半月刊為《浙商·投資理財》。  3月29日浙商太太俱樂部成立。
6月20日- 22日 2008浙商論壇暨浙商(創業與投資)博覽會在浙江義烏舉行。
11月《浙商手機財報》推出。
2009年
1月14日浙商風尚會揭幕晚宴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舉辦。
5月30日2009浙商大會啟幕,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等領導出席大會並講話。《浙商》雜誌首次獨家發布“2009浙商全國500強”榜單。
5月31日 “浙商理事會創投專業委員會”揭牌。
11月8日“2009國際家族企業論壇”上,《浙商》雜誌公布“2009最受尊敬的家族企業”及“2009中國民營企業少帥榜”榜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