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洞石窟

法華洞石窟

簡介

法華洞石窟位於邯鄲市武安市城區西南25公里的石洞鄉青煙寺村東北法華山山凹,是一處佛、道合一的文化遺存。石窟開鑿於北宋年間,明代、清代均有重修和續建。

石窟分左、中、右三窟,坐北面南並排而建。左窟較小,壁上無雕刻,地上存石造像一尊。中窟為此處主要建築,窟內左、中、右三壁上共浮雕石造像500餘尊。地上散置石造像5尊。右窟較深,地上散置石造像5尊。

石窟外西側存明代始建的聖母廟一座,明代至清時期的碑刻4通。明代石柱2根。

法華洞石窟是武安市保存最大的石窟,窟內有珍貴的千手千眼菩薩像,是武安為數不多的造像藝術寶庫,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華洞石窟
  • :4米
  • :約7米
  • :約7米
法華洞石窟位於河北邯鄲武安市青煙寺村洞蛟山,原為3個自然洞穴,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利用中洞加工而成。平面長方形,進深約7米,寬約7米,高4米,形狀不規則。洞內北壁造像除西端1尊,高1.2米,頭戴方形寶冠,冠中刻劃佛1尊,身刻44條手臂,各執法器或兵器,手腕帶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此像為窟中最大,也是雕刻最精細的像。四壁除較大的佛像外,遍刻小龕千佛像,每個佛龕一側都有捐刻者的居地和姓名。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