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始建於1993年,隸屬基礎部,設化工分析(專科)專業; 1995年,成立化工系,專業名稱改為工業分析技術教育(專科);1999年專業規範後,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科專業。同年10月化工系獨立設定,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從2000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2002年招收對口本科生,2001——2005年招收專升本學生。2004年申報了套用化學專業,05年9月開始招收套用化學專業本科生。06年7月,學校對院系專業進行調整,製藥工程專業併入化工系,成立化學化工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類別:學院
  • 學校:河南科技學院
  • 內容:化學化工
學院簡介,師資隊伍,學科建設,專業介紹,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套用化學,製藥工程,學院榮譽,地址,

學院簡介

化學化工學院設化學工程套用化學兩個系三個專業。化學工程系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和製藥工程兩個專業,套用化學系設套用化學專業。學院下設化工原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套用化學、製藥工程七個教研室和化工原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套用化學、製藥工程與中心實驗室等八個實驗室和套用化學研究所。
截至2009年底,該院擁有在校生近900人。1993-2009年,學院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近千人。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考研率逐年增加,04年第一屆普本畢業生考研率20%,05年29%,06年30%,07年44.6%。四、六級通過率穩步提高,04年60%,05年62%,06年65%,07年78%。參與科研數量逐年增加,06年16項,07年25項。有60多名學生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

師資隊伍

截止2009年底,該學院有教職工57名,其中專任教師51人,職稱上,教授9人(含內聘3人),占17.6%,副教授19人(含內聘6人),占37.3%;學歷上,博士9人(在讀3人),碩士25人,35歲以下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占85.2%。師資隊伍在數量、學歷、職稱、年齡和知識結構方面分布合理。

學科建設

化學化工學院通過內部整合,外部聯合,凝鍊方向。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了職稱、學緣、學歷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2006年建成校級重點學科一個:分析化學,三個研究方向是:色譜分離與分析、化學計量學、光譜電化學。遴選出學科帶頭人1名,學術技術帶頭人3名。2006年建成校級優先發展學科兩個:套用化學、有機化學。套用化學的三個研究方向是:電化學感測器、食品化學、功能材料;有機化學的三個研究方向是:天然產物化學、生物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遴選出學術技術帶頭人各1名。2004-2006年,化學化工學院教師共發表科研論文約300篇,主持各級科研項目70餘項,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獲各級科研成果30多項,發表SCI論文35篇,承擔大學生創新項目15項,發表論文42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主編教材6部。

專業介紹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培養目標:該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能力和創造性為出發點,培養具有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中高等職業院校、企事業單位、化工、冶金、能源、輕工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工程製圖(含CAD)、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工藝學、化工機械設備基礎、有機化學、化工設計

套用化學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儀器分析、結構化學、波譜解析、表面與膠體化學、分離及複雜物質分析

製藥工程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製藥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藥、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部門從事農藥等化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製藥工程、農藥概論、農藥毒理學、農藥劑型加工、農藥合成、農藥分析與檢測、農藥生物測定等。

學院榮譽

2001年省優秀教師 鄧月娥
2002年新鄉市文明教師 田孟魁
2003年省級精品課程 有機化學
2003年省級網路課程 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
2004年全國優秀教師 馮喜蘭
2004年全國國語水平測試先進工作者 王新宇
2005年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 游紅偉
2001、2005、2006年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姚樹文、張裕平、許光日
2006年省新世紀優秀人才 張裕平
2005、2006年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張裕平、侯振雨
2005年新鄉市“巾幗建功”標兵、市“三八”紅旗手 馮喜蘭
2005年新鄉市青年科技獎、新鄉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 侯振雨
2004-2006年校級優秀教師 楊鳳霞、王澤雲、王愛榮、範文秀、侯振雨、鄧月娥
2005年校級師德先進 孟志芬
2006年新鄉市勞動模範 張裕平
2006年校級十佳科技工作者 張裕平
校“十佳”教師 田孟魁、鄧月娥、王新宇(2001年);黃建華(2003年);馮喜蘭(2007年)
校“十佳”輔導員 游紅偉
2006、2007年院級精品課程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
青年教師講課大賽獲獎人員 孟志芬(二等獎)、李英(優秀獎)
青年教師教案展評獲獎人員 崔乘幸(一等獎)、張毅軍(二等獎)、張甲敏(三等獎)
2005-2007年校級文明教師 王愛榮、郝海玲、游紅偉、王建新、張甲敏、陳軍
2007年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化學化工學院
2007年先進黨總支 化學化工學院
2007年學生工作先進單位 化學化工學院
2008年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2008年校級優秀教師 王愛榮,張玉泉
2008年優秀教育工作者 韓香月
2008年河南省骨幹教師 孟志芬
2009年河南省骨幹教師 許光日
2009年校級教學名師稱號 馮喜蘭
2009年60周年校慶校友座談會 化學化工學院
2009年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 婁天軍
2009年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製藥工程專業

地址

新原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