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溝鄉(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沙溝鄉)

沙溝鄉(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沙溝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溝地處西吉東北部,北連海原縣李俊鄉,南接白崖鄉,東靠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以和頭營鎮,西鄰火石寨鄉。

經濟發展:馬鈴薯產業、草畜產業、勞務經濟。

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溝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寧夏固原市西吉縣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54
  • 面積:191平方公里
  • 人口:16865人
  • 方言:西海固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車牌代碼:寧D
概況,沿革,地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

概況

西吉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北端。2010年常住人口12500人(六普)。轄沙溝、葉家河、中口、葉家溝、陶堡、顧家溝、大寨、東莊、東溝、桃包、滿寺、陽莊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沙溝村,距縣城42千米。S202公路過境。

沿革

原分屬海原、固原兩縣,1942年劃入西吉縣白崖鄉,1958年屬白崖公社,1961年析設沙溝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91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沙溝、葉家河、中口、陶堡、東溝、滿寺、陽莊、葉家溝、桃包、大寨、東莊、顧家溝12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14625人(五普)。
【2014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40422213:~200 210沙溝村 ~201 220葉家河村 ~202 220中口村 ~203 220葉家溝村 ~204 220陶堡村 ~205 220顧家溝村 ~206 220大寨村 ~207 210東莊村 ~208 220東溝村 ~209 220桃包村 ~210 220滿寺村 ~211 220陽莊村

地理

沙溝地處西吉東北部,北連海原縣李俊鄉,南接白崖鄉,東靠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以和頭營鎮,西鄰火石寨鄉。屬典型的土石山地,總面積為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740畝,轄12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民小組,3967戶、16865人,勞動力為8794人。海拔1780m--2300m之間,因為是西吉縣和海原縣和原州區的交界處,所以中靜公路、固海公路橫貫全境,初級村道基本普及,交通便利,移動、聯通、電信信息輻射全境,通訊快捷,光、熱自然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自然草場面積大,農、林、牧業發展潛力大。
沙溝鄉

經濟發展

馬鈴薯產業
著力打造的第一個優勢產業是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91萬畝,其中優質專用薯2.0萬畝,馬鈴薯總產達5.5萬噸,鮮薯銷量達2.61萬噸,現有10噸以上貯藏窖30座,5噸以上貯藏窖140座。組建村級馬鈴薯銷售協會12個,開通馬鈴薯銷售信息網站,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達到802元。
草畜產業
通過人工種草、暖棚養殖、飼草“三貯一化”等有效措施,推動草畜產業的不斷發展,全鄉人工種草面積19600畝,其中紫花苜蓿種植4000畝,一年生禾草15600畝。積極動員養殖戶因陋就簡,自力更生髮展舍飼養殖,推行飼草改制和畜禽改良,完善動物防疫服務體系。形成養殖、屠宰、銷售一體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擴大養殖規模,規範肉類屠宰市場,開展“訂單式”銷售,暢通流通渠道,形成良性供銷兩旺的勢頭,牛存欄 3800頭,出欄 1987頭,羊存欄9856隻,出欄4573 只。
勞務經濟
繼續做大做強勞務產業,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大勞務、大輸出、大產業”戰略要求,大力發展勞務技能化、規模化、產業化,強化勞務培訓、輸出、管理三個重要環節。積極發展勞務中介組織,發展壯大勞務經濟人和鄉土能人隊伍,發揮其引導帶動作用,強化政府服務體系。全年共輸出勞務人員4920 人,其中政府組織輸出2781 人,據統計實現勞務收入1490萬,實現人均收入890元。
特色種植。特色種植以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胡麻為主,種植面積為7770畝,其中胡麻3800畝,豌豆2000畝,地膜玉米1600畝,蔬菜370畝。

社會發展

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生態建設步伐,促進沙溝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狠抓退耕還林草工程質量建設。對歷年的退耕地4.3萬畝和1.6萬畝荒山造林地搶墒全面的補栽、補造、除草、撫育管理,保證林區民眾足額兌現糧款補助,繼續抓好封山禁牧工作,實行全天候巡邏制度,確保封山禁牧成果不反彈。
西吉沙溝鄉
扶貧開發。以整村推進為契機,促進全鄉扶貧開發。認真組織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全力抓好全鄉的扶貧開發工作。在認真做好陽莊、葉河兩村扶貧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包扶部門的大力支持,爭取資金修建村黨員活動室附屬設施,陽莊村投放優質馬鈴薯種子60噸。
教育事業。以“兩基”為重任,繼續抓好教育教學,嚴格管理,追求質量迎接國家檢查驗收。適齡兒童入學率99%以上,中學入學率98%以上,15周歲完成率達到95%,17周歲完成率達到85%;通過舉辦非正規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辦班,提高全民文化素質。
回鄉文化。沙溝鄉回鄉民族文化保留比較完整,全鄉常住人口全是回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族文化的發展、以及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落實,來自全國各地的穆斯林進行民俗旅遊、上墳朝拜、民族文化交流,建有東方情調的伊斯蘭建築物沙溝清真寺大寺,哲合忍耶門宦墓地——拱北,伊斯蘭經學院2所,發展回鄉文化有潛力可挖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