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牡丹江支流)

沙河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河流總長是186.5 千米,流域面積是1849 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河
  • 發源: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
  • 河流總長:186.5 千米
  • 流域面積:1849 平方千米
水系情況,流域概況,水利開發,

水系情況

沙河是牡丹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煙筒砬子屯北,從東南向西北流經敦化市的大石頭、大橋、沙河沿、官地等四個鄉鎮,在西崴子水電站下游600 米處匯入牡丹江。 河流總長186.5 千米,河源高程960 米,河口高程394 米,坡度1.6‟。流域面積1849 平方千米,有流域面積20 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9 條。其中,二道河最大,流域面積341 平方千米。

流域概況

流域年平均降水量570.4 毫米。其中6 月至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徑流量4.81 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2340 千瓦,可開發容量9850 千瓦。 流域屬溫帶濕潤氣候區的溫涼區,年均氣溫 3.0℃,晝夜溫差大、日照較長、四季分明,無霜期為120 天。結冰期為11 月至次年4 月。
沙河上游群山蔥翠,重巒疊嶂,植被茂盛。兩岸大部分為平坦開闊的草甸子或沼澤地。1970 年,在大石頭鎮沙河沿岸曾出土一具生存於七千萬年前更新世晚期的完整的猛獁象化石,全長11 米,頭長1.3 米,牙齒如茶杯大小,現存吉林省博物館。
中下游大部分為玄武岩U 型深谷,河床穩定,下游切割深達20 米~50 米,長約5 千米,兩岸巨石林立,懸崖峭壁,並有多處岩洞。河道落差很大,河水湍急,轟然作響,甚為壯觀。中游沙河沿鎮沙河岸邊有孫船口古城遺址,為渤海國時期所建,遼金時沿用。主要為確保與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鎮)間水上通道的安全。兩岸有大面積的耕地。

水利開發

在上游支流哈爾巴嶺溝下游建有總庫容 2610 萬立方米的哈爾巴嶺水庫,在支流二道河上建有總庫容 2200 萬立方米的大林水庫,這兩座水庫的主要效益是養魚。
1940 年,由朝鮮遷來的農民和當地朝鮮族農民,在中游修建簡易攔河壩和引水渠,種植水稻2.7 公頃。到目前已發展為實灌水田面積1500 公頃的沙河灌區。1955 年在灌區渠首大橋鄉,由當地民眾自力更生,土法上馬試建了一座農村小型水力發電站——大橋水電站,裝機 50 千瓦。1957 年,大橋水電站全景模型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展出,該站是東北農村最早建成的小水電站之一,當時被譽為東北第一顆夜明珠。2005 年,大橋水電站經擴建,裝機容量達到250 千瓦。在大橋水電站下游沙河沿鎮三合村境內,於 1980 年建成了裝機容量 1250 千瓦的沿山水電站。2002 年,在沿山水電站下游沙河沿鎮上溝村,修建了牡丹江上溝水利樞紐沙河引水工程,該工程是在沙河幹流上築132 米長、22 米高的漿砌石重力壩,通過1500 米的隧洞,把沙河水引入牡丹江,引水流量18 立方米每秒,以增加牡丹江上溝水電站的發電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