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故居

沈曾植故居

沈曾植故居在嘉興城內姚家埭1號。坐北朝南,系清末建築四合院式三進兩層樓住宅,磚木結構。內為走馬堂樓,有廳堂、花園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沈曾植故居
  • 地理位置嘉興城內姚家埭1號
  • 占地面積:995平方米
  • 著名景點:走馬堂樓
    廳堂
    花園
  • 朝向:坐北朝南
故居概貌,人物簡介,

故居概貌

第一進五開間,中間是廳,兩邊有廂樓聯接,和第二進形成走馬堂樓。第二進五開間,中間是廳,兩邊各有兩間。第三進為三開間樓房;東邊有一水井。樓房後有五間平房。大門朝南,有門廳,大門之東有五間平房和一邊門。沈曾植故居外形完整,除花園園址已建房外,基本保持原貌.
沈曾植故居

人物簡介

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號乙庵,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其祖父沈維鐈,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稱“小湖先生”。曾國藩是他的學生,著有《補讀書齋遺稿十卷》。曾五任學政,務尚有用之學,一生校刊之書頗多。可惜的是沈曾植八歲時,其沈宗涵逝世,家道衰落。他從小跟母親誦讀唐詩,通音韻之學。雖因家貧,而讀書之志,未嘗一日廢過。在孫春洲、周克生、王楚香、俞幼珊、高儁生、秦皖卿、阮際生、朱厚川、用飭侯、王莘鋤、羅吉孫及長兄沈曾棨的指導下,“盡通國初及乾嘉諸家之說”(見王國維《沈乙儘先生七十壽序》),逐立“修身、治國、平大下 個人產”大志。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總理衙門章京等職。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監督(校長),改革舊貌,成績卓著。他也是書法大家。早精帖學,得筆於包世臣,壯年嗜張裕利;其後由帖入碑,熔南北書流於一爐。寫字強調變化,抒發胸中之奇,幾忘紙筆,心行而已。受到當時書法界的推崇,海內外求其字者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