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綜合調查與減災關鍵支撐技術研究

《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綜合調查與減災關鍵支撐技術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川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殷躍平、張永雙、伍法權、王運生、胡新麗、王軍、吳樹仁、姚鑫、孫萍、邢愛國、李洪濤、唐文清、方慧、蘇生瑞、王濤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綜合調查與減災關鍵支撐技術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川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等
  • 主要完成人:殷躍平,張永雙,伍法權,王運生,胡新麗,王軍,吳樹仁,姚鑫,孫萍,邢愛國,李洪濤,唐文清,方慧,蘇生瑞,王濤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40006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1-06
項目摘要
汶川地震斷裂帶是全球地形陡度最大的構造帶之一,在100km範圍內,高差可達5500多米,形成典型的高山峽谷區。這種極其複雜的地質環境導致地震觸發地質災害的成災模式明顯差異於其他強烈地震區,具有體積巨大、高速遠程和災害鏈的特點(安縣大光包滑坡達12億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滑坡)。該區多條大江大河發育,人口稠密,群死群傷災難多發(北川老縣城滑坡導致1600人死亡)。汶川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誘發地質災害最嚴重的特大地震,據統計,地震觸發的滑坡、崩塌、碎屑流以及堰塞湖災害鏈等直接造成約2.4萬人死亡,占地震死亡總數8.7萬人的四分之一。汶川地震還在峽谷陡坡及山頂殘留了大量震裂山體和堆積體,構成了嚴重的高位滑坡和高位土石流災害隱患,要在短期內完成災後重建,國內外並未有防範的先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9年專門設立了汶川地震地質災害方面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組織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地勘單位上百名專家、學者,針對汶川地震重大地質災害成災模式和減災防災關鍵科技問題,聯合攻關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為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重要工程規劃及地質災害減災防災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和科技支撐。 項目研究目標: 研究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發育規律,揭示內外動力耦合作用下成災機理,探索地質災害危險性快速評價方法和應急處置技術,開展重建區高位滑坡土石流防治和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為強震山區重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災後重建提供技術支撐。 主要創新成果: (1)集成創新地面測繪、綜合物探和InSAR技術,提出了強震區逆沖型活動斷裂和地震破裂安全避讓公式,系統調查和總結了地震地質災害與活動斷裂的關係,成功指導了災後重建。(2)首次開展斜坡地震動監測和地脈動特徵測試,結合大型振動台試驗,獲得了山體斜坡地震動放大規律,提出了豎向地震力對山體穩定性的放大效應。(3)建立了基於天、空、地一體化應急調查技術的汶川地震災後快速編圖與評估方法,為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和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支撐。(4)運用風洞試驗和環剪試驗揭示了汶川地震滑坡高速遠程滑動的氣墊效應和液化機理。建立了震後高位土石流早期識別指標,為制定行業標準提供了理論支撐。 成果套用情況: (1)指導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等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和災後重建,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四川省地質礦產局等對項目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2)推動了地質災害行業標準制定,為4項行業標準、1項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了理論、方法和技術支撐;(3)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論文18篇,出版專著1部,論文總引用次數達600餘次,其中,SCI他引70次,推動了地震滑坡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研究和理論水平的提高。(4)在人才培養方面,1人獲李四光地質科技獎、1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2人入選國土資源部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